时间: 2025-07-29 16:0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6:02:06
送河中通判朱郎中迎母东归
王安石
綵衣东笑上归船,
莱氏欢娱在晚年。
嗟我白头生意尽,
看君今日更悽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朱郎中的官员迎接母亲东归的场景。朱郎中穿着彩衣,笑着走上归船;莱氏则在晚年享受着欢乐。然而,诗人感叹自己头发已白,心中已无生意,而看到朱郎中今天的快乐,心中更添一份惆怅。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文学上提倡古文运动,作品多样,风格独特,常以现实主义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安石担任官职期间,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晚年母亲快乐生活的羡慕。诗中结合个人的感受和对朋友的祝福,展现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这首诗从形式上看,采用了五言绝句的结构,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而深刻。诗的开头通过“綵衣东笑上归船”,描绘出朱郎中在迎接母亲归来的喜悦场面,展现了一种温馨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由此引发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感慨,形成鲜明的对比。朱郎中在欢愉中迎接母亲,而诗人却感受到生命的无奈和惆怅,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
诗人以“嗟我白头生意尽”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沉重感受,白头的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带着无奈与悲伤。而“看君今日更悽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诗人不仅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也因为看到他人享受着快乐而倍感孤独和凄凉。
整首诗在构思上可见王安石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索,既有对亲情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使得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引发读者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亲情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思考和对他人幸福的羡慕。诗人通过朱郎中的快乐,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深沉的情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一幅人生的画卷,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D. 白居易
“綵衣”在诗中象征着:
A. 快乐与喜庆
B. 忧伤与失落
C. 贫穷与困苦
D. 衰老与死亡
诗中提到的“莱氏”是谁的母亲?
A. 王安石
B. 朱郎中
C. 杜甫
D. 苏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送河中通判朱郎中迎母东归》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当下生活的感慨,但王安石更多地集中于个人情感的描写,杜甫则关注国事和民生,反映出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
王安石的作品常常带有对人生的哲思,而李白的《静夜思》则更多地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前者内敛深沉,后者奔放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