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1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6:21
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
作者:尹焕 〔宋代〕
苹末转清商。溪声供夕凉。
缓传杯催唤红妆。
慢绾乌云新浴罢,裙拂地水沈香。
歌短旧情长。重来惊鬓霜。
怅绿阴青子成双。
说著前欢佯不采,飏莲子打鸳鸯。
这首词描绘了在苕溪旁的美丽景象与感情体验。清商琴声轻轻流淌,溪水的声音为傍晚带来凉意。慢慢地,酒杯传递,催促着那位身着红妆的女子。她刚刚沐浴,乌云般的长发轻轻绾起,裙子轻拂着水面,散发出沉香的气息。歌声虽短,但旧情依然绵长。重回此地,心中不禁感慨,白发渐生。看那绿荫下,青子成双,令人怅惘。谈论往昔的欢愉,虽然假装不在意,却又被飘扬的莲子击打着心中的鸳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词没有特定的典故,但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于爱情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尹焕是宋代的一位词人,他的作品大多富有情感,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生平大致活动于南宋时期,作品风格受南宋词流派影响,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一个秋日的傍晚,作者在苕溪边感受到自然的清凉与内心的惆怅,借景抒情,表达对往昔爱情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爱情故事。开头以“苹末转清商”引入,清脆的乐声和溪水的低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凉爽的氛围,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这幅画面中。接着,词人描绘饮酒的场景,暗示着欢聚的气氛与内心的期待,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旧情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特别是“重来惊鬓霜”,一句将岁月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词中的“怅绿阴青子成双”则通过自然意象的对比,表达了恋情的美好与现实的落寞。“说著前欢佯不采,飏莲子打鸳鸯”更是将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假装不在意,但心中却无法忘怀。这首词以清丽的语言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对爱情的珍视与对时光的无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围绕着对爱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时光的无奈。
意象词汇
选择题
这首词描绘的主要情景是:
A. 春天的花开
B. 秋天的傍晚
C. 冬天的雪景
D. 夏天的海滩
填空题
词中提到的“红妆”指的是____。
判断题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对爱情的期待与追求。
A. 正确
B. 错误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处理情感时的细腻与独特风格,丰富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内涵。
这些资料对于进一步理解和研究古典诗词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