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7:36
杂兴二首
作者:高翥 〔宋代〕
二十年前欲住山,不禁寂寞掩柴关。
如今寂寞禁当得,欲掩柴关又却难。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感慨。二十年前,诗人渴望在山中隐居,但最终无法忍受寂寞而放弃了这个念头。如今虽然能够忍受寂寞,但想要再次隐居却又感到困难。
高翥(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德明,号云山,山东人。高翥以诗歌见长,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隐逸情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困惑,展现了他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在宋代,士人多有隐居之志,尤其在政治动荡或个人遭遇挫折时,隐居成为一种理想生活方式。
《杂兴二首》通过对时间的回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篇以“二十年前欲住山”引入,时间的跨度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内心的变化。二十年前,诗人渴望与世隔绝,追求宁静的隐居生活,但“寂寞掩柴关”的情感却暴露了他对孤独的畏惧,最终选择放弃理想。
转折至“如今寂寞禁当得”,诗人虽然克服了对孤独的恐惧,能够适应这种生活,但此时的他却又面临新的困境——“欲掩柴关又却难”。这句结尾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惋惜,隐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诗人只能感叹。
整首诗通过对比、时间的推移,展现了人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中的复杂心态,深刻而引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无奈,反映了人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和思考。
高翥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掩柴关”主要表示什么?
A. 关闭门窗
B. 隐居的生活
C. 追求财富
D. 远离家乡
诗人对隐居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渴望和坚定
B. 犹豫和矛盾
C. 完全拒绝
D.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