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2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22:33
夜过西兴
作者: 高翥 〔宋代〕
宵济向西兴,钟声隔岸听。
浅滩淘落月,远树纳残星。
客路悠悠去,征桡在在停。
明朝故山近,不必问邮亭。
夜晚的船只驶向西兴,我在岸边听到钟声传来。
浅滩上月光被水波荡漾,远处的树木隐约接纳着残留的星光。
客路漫漫,我的归程似乎停滞不前。
明天早晨就能到达故乡,不必再询问邮亭的行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高翥,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个人情感,尤其是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舟行西兴之际,诗人夜晚游历,心中闲适,情绪平和,因而写下此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内心的感受,展现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夜过西兴》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水乡诗词,诗人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思乡之情。首句“宵济向西兴”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夜晚的行舟既有动感,又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下来的“钟声隔岸听”则将远处的钟声与水乡的宁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隔离却又亲近的感觉,钟声仿佛在提醒诗人时间的流逝。
当“浅滩淘落月,远树纳残星”时,诗人以“淘落月”描绘了月光在水面上轻轻荡漾的景象,给人以柔和而清幽的视觉感受。同时,远处的树木似乎在吸纳着星光,形成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夜景,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向往。
最后两句“明朝故山近,不必问邮亭”则是对归乡的展望,诗人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期待,归乡的路途并不遥远,更显得对故乡的亲切和熟悉。这种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核心,展示出诗人内心的豁达与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水乡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宿感。月光、水波、钟声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情感基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刻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地名是___。
判断题:这首诗是描绘白天的场景。(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