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7:55
忆西湖
作者: 高翥 〔宋代〕
西湖春二月,结客少年游。
骏马黄金勒,长身紫绮裘。
爱花论担买,嗜酒满船浮。
两载缘何事,台州又越州。
在西湖的春天,正值二月,年轻的客人相聚游玩。
骏马的缰绳用黄金装饰,骑士身着华丽的紫色绮裘。
爱花的人们谈论着买花的事,喜欢喝酒的人乘船而浮。
两年之间,究竟是因为什么事,我又从台州回到越州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西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游玩、吟咏的胜地,很多诗词都描绘了西湖的优美风光和游玩的乐趣。诗中提到的“台州”和“越州”都是古代的地名,代表了诗人游历的地方。
作者介绍:
高翥,字子之,号白山,宋代诗人,生于徽州。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为主,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
《忆西湖》创作于高翥游历西湖时,表达了他对西湖春景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既有对景物的描绘,也有对人情的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忆西湖》是一首充满青春气息和自然美的诗作。诗人在春天的西湖,目睹了年轻人欢聚游玩的情景,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春游画面。开篇描写了春二月的西湖,正是游玩的好时节,年轻的客人们在湖畔畅游,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紧接着,诗人通过对骏马和华丽衣裳的描写,突显了游玩者的身份与气派。
“爱花论担买,嗜酒满船浮”一句,展现了游人们的生活情趣,既有对花的欣赏和购买的热情,也有对酒的喜爱,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活动。在这幅生动的春游场景中,诗人似乎也融入其中,感受到了一种无忧无虑的快乐。
最后两句则转折,提出“缘何事”的疑问,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过往的感慨。这种情感的转折,不仅增强了诗的深度,也引发读者对人生和时间流逝的共鸣。在美丽的西湖景色中,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忧伤,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在此显露无遗。
逐句解析:
西湖春二月,结客少年游。
描绘了西湖春天的美丽景象,年轻人们相聚游玩,气氛欢快。
骏马黄金勒,长身紫绮裘。
描述游人骑乘华丽的骏马,穿着华美的衣服,展现出一种富贵的气象。
爱花论担买,嗜酒满船浮。
游人们谈论着花的购买,享受着船上的美酒,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
两载缘何事,台州又越州。
感叹两年时光匆匆流逝,思考自己为何又回到这里,流露出对人生的思索。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西湖的春景为背景,表现了青春的欢愉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骏马”是用什么装饰的?
A. 银装
B. 黄金
C. 铜制
D. 木制
诗中表现了游人对花的态度是?
A. 不感兴趣
B. 喜欢购买
C. 讨厌花
D. 只欣赏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失落与思考
C. 愤怒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