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0:57
西江月(灯花)
作者: 曹希蕴 〔宋代〕
零落不因春雨,吹嘘何假东风。
纱窗一点自然红。费尽工夫怎种。
有艳难寻腻粉,无香不惹游蜂。
更阑人静画堂中,相伴玉人春梦。
这花瓣的零落并不是因为春雨的缘故,东风的吹拂又有什么虚假呢?
纱窗外的那一抹红色,纯粹自然。费尽心思又有什么用呢?
艳丽的花儿难以寻觅,腻粉的香气却无法吸引游蜂。
夜深人静时,画堂之中,只有我与美人共度春梦。
曹希蕴,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象著称。他的诗词常表现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体悟。
《西江月(灯花)》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人雅士多以花鸟虫鱼作为创作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情感的细腻表达。诗中通过花的凋零与夜深人静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西江月(灯花)》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花的情感寄托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零落不因春雨,吹嘘何假东风”以反问的形式,表现了对花的命运的无奈,似乎在暗示生命的脆弱与易逝。接着“纱窗一点自然红”一句,展现了自然之美的纯粹,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真实的美感。
“费尽工夫怎种”则表达了对花朵繁盛的渴望与无奈,似乎在感叹美好事物的得来不易。后半部分的“更阑人静画堂中”则将情景转入内心的独白,夜深人静,诗人与美人共享春梦,暗示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孤独。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丰富多彩,通过花的象征,表现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的追求,情感深邃而细腻,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花的凋零与夜晚的孤独,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诗中提到“零落不因春雨”,这句话的意思是:
a) 花瓣凋零是因为春雨
b) 花瓣凋零不是因为春雨
c) 春雨让花朵更加美丽
“更阑人静画堂中”中的“阑”指的是:
a) 深夜
b) 黄昏
c) 清晨
诗中“腻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的颜色
b) 一种香气
c) 一种花的品种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西江月(灯花)》在意象上更专注于自然与生命的无常,而李清照则通过更为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对爱情的思考。两者都体现了宋代词人的情感深度与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