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晓出古城山》

时间: 2025-05-07 08:29:18

诗句

落月堕眇莽,残星澹微茫。

竹舆乱清溪,飞盖入岚光。

松桧雾霭湿,桑麻风露香。

空翠滴尘缨,何必濯沧浪?

山家亦早作,迨此朝气凉。

林深无人声,木末炊烟苍。

离离瓜芋区,肃肃枣栗场。

田园古云乐,令我思故乡。

墟市稍来集,筠笼转山忙。

吏事亦挽我,归路盘朝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29:18

原文展示

晓出古城山
作者:范成大 〔宋代〕

落月堕眇莽,残星澹微茫。
竹舆乱清溪,飞盖入岚光。
松桧雾霭湿,桑麻风露香。
空翠滴尘缨,何必濯沧浪?
山家亦早作,迨此朝气凉。
林深无人声,木末炊烟苍。
离离瓜芋区,肃肃枣栗场。
田园古云乐,令我思故乡。
墟市稍来集,筠笼转山忙。
吏事亦挽我,归路盘朝阳。

白话文翻译

清晨走出古城的山中,
月亮已落入远处的草丛,残星在微茫的天际闪烁。
竹子摇晃着竹舆,清溪边的飞盖映入了晨光。
松树和柏树在雾霭中显得湿润,桑麻在晨风中散发出清香。
空中的翠绿露珠滴落在尘缨上,何必要去洗沧浪呢?
山中的人家也早已开始忙碌,清晨的气息凉爽。
林深处没有人声,树梢上炊烟袅袅升起。
瓜田和芋田一片繁茂,枣树和栗树也在静谧中生长。
田园的生活古朴而快乐,让我思念起故乡。
集市慢慢开始热闹,竹笼在山间转动忙碌。
公事也在催促我,归路在朝阳中盘旋。

注释

  1. 落月:指月亮落下的样子。
  2. 堕眇莽:堕,掉落;眇莽,草丛。意为月亮落入远处的草丛中。
  3. 竹舆:竹制的舆,古代一种交通工具。
  4. 飞盖:指竹舆上的遮盖物。
  5. 松桧:指松树和柏树。
  6. 桑麻:指桑树和麻;这里借指农作物。
  7. 濯沧浪:洗涤沧浪,意在强调不必去大江大河中洗涤。
  8. 山家:山中的人家。
  9. 离离:形容繁茂的样子。
  10. 肃肃:形容宁静的样子。
  11. 田园古云乐:指田园生活古朴而快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南宋诗人,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和农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晓出古城山》创作于范成大游历古城山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对安逸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晓出古城山》是一首描绘自然与田园的诗,展现了清晨时分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首联通过“落月堕眇莽,残星澹微茫”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神秘的清晨,月亮与星星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寂的美感。接着,诗人通过描写“竹舆乱清溪,飞盖入岚光”,展现了自然与人事的和谐。竹舆的轻巧与溪水的流动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却又生动的感觉。

诗中“松桧雾霭湿,桑麻风露香”则通过自然气息的描写,表现出清晨的清新与生机,展现了农田的丰收和农作物的生长。诗人通过“空翠滴尘缨,何必濯沧浪”表达了对自然纯净的向往,强调了田园生活的简单与美好。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特别是“田园古云乐,令我思故乡”,将他对故乡的情感推向高潮。最后几句提及公事的忙碌与归路的盘旋,形成了对比,突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现实生活的压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厚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月堕眇莽:描绘了清晨月亮掉落在草丛中的情景,传达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残星澹微茫:残存的星星在微弱的光线中闪烁,进一步增强了清晨的宁静感。
  3. 竹舆乱清溪:竹制的舆在清溪旁摇摆,显示出自然的生动。
  4. 飞盖入岚光:竹舆上的盖子在晨光中飞舞,描绘出轻快的运动感。
  5. 松桧雾霭湿:松树和柏树在晨雾中显得湿润,展现出自然的清新。
  6. 桑麻风露香:桑树和麻在晨风中散发出香气,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好。
  7. 空翠滴尘缨:露珠滴落在尘缨上,象征着自然的纯净。
  8. 何必濯沧浪:不必去大江大河中洗涤,强调了田园的简单。
  9. 山家亦早作:山中的人家也早已开始忙碌,表现出生活的节奏。
  10. 迨此朝气凉:在这个清晨,气息清凉,传达出一种舒适感。
  11. 林深无人声:深林中没有人声,表现出宁静。
  12. 木末炊烟苍:在树梢上,炊烟袅袅升起,增添了生活气息。
  13. 离离瓜芋区:瓜田和芋田一片繁茂,表现出丰收的景象。
  14. 肃肃枣栗场:枣树和栗树在静谧中生长,表现出田园的宁静。
  15. 田园古云乐:田园生活古朴而快乐,传达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6. 令我思故乡: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厚。
  17. 墟市稍来集:集市逐渐开始热闹,表现出生活的气息。
  18. 筠笼转山忙:竹笼在山间忙碌,显示出生活的繁忙。
  19. 吏事亦挽我:公事也在催促我,表现出现实的压力。
  20. 归路盘朝阳:归途在朝阳中蜿蜒,展现了希望与光明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进行比喻,增强诗的表现力。
  • 拟人:描绘自然景物时赋予其人的情感与动作,使画面生动。
  • 对仗:如“竹舆乱清溪,飞盖入岚光”,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诗人在描绘美丽清晨的同时,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形成了宁静与忙碌的对比,传达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落月:象征着宁静与孤独。
  2. 残星:代表着希望与美好的追求。
  3. 竹舆:象征着轻盈与自然。
  4. 松桧:代表着坚韧与清新。
  5. 桑麻:象征着丰收与安宁。
  6. 炊烟:代表着生活的气息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清晨场景主要呈现了哪些自然元素?

    • A. 月亮与星星
    • B. 竹舆与清溪
    • C. 松桧与桑麻
    • D. 以上皆是
  2. “何必濯沧浪”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大江大河的向往
    • B. 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 C. 对洗涤的执着
    • D.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3. 诗的最后几句强调了什么?

    • A. 田园的宁静
    • B. 现实生活的忙碌
    • C. 对故乡的思念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D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by 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by 韩愈
  • 《春晓》by 孟浩然

诗词对比

范成大《晓出古城山》与李白《早发白帝城》对比

  • 主题:两首诗均描绘了清晨的美景和诗人的心情,但范成大更注重田园生活的宁静,而李白则强调了旅途的急迫与壮丽。
  • 意象:范成大的意象多为自然与农田的和谐美,而李白则通过山水的壮丽表现远行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选》:范成大作品及其风格分析
  • 《古诗鉴赏》: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与情感表达
  • 《田园诗研究》:田园诗的历史与发展

以上内容涵盖了对《晓出古城山》的全面分析与理解,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领会这首诗的美。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步月忆友人 秋后从北涧遥望南山 其二 秋后从北涧遥望南山 其一 出南山口有感 北归漫兴 其四 北归漫兴 其三 北归漫兴 其二 北归漫兴 其一 秋晚道中 中秋日忆大兄督运巴里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幾字旁的字 龙跳虎伏 包含陀的词语有哪些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户字头的字 雕梁绣户 小字头的字 贝字旁的字 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纤新 优缛 千不该,万不该 肉字旁的字 意味深长 盘顶 包含疮的成语 匹夫沟渎 云涌风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