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惜双双》

时间: 2025-05-02 10:24:36

诗句

皎镜平湖三十里。

碧玉山围四际。

莲荡香风里。

彩鸳鸯觉双飞起。

明月多情随柁尾。

偏照空床翠被。

回首笙歌地。

醉更衣处长相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4:36

原文展示:

惜双双
作者: 贺铸

皎镜平湖三十里。
碧玉山围四际。
莲荡香风里。
彩鸳鸯觉双飞起。
明月多情随柁尾。
偏照空床翠被。
回首笙歌地。
醉更衣处长相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湖泊,湖面如镜,宽广到三十里,四周被碧绿的山环绕。在莲花荡漾的清香中,一对彩色的鸳鸯突然飞起。明亮的月光跟随着小船的尾巴,偏偏照耀着空荡荡的床铺和翠绿色的被子。回首往日的笙歌之地,醉酒之后换衣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注释:

  • 皎镜:明亮的镜子,比喻湖水清澈如镜。
  • 碧玉山:形容山的颜色如碧玉般美丽。
  • 莲荡香风里:莲花在风中摇曳,散发香气。
  • 彩鸳鸯:指色彩斑斓的鸳鸯,象征爱情。
  • 柁尾:指船的尾部。
  • 翠被:绿色的被子,象征温馨的床铺。
  • 笙歌:笙音和歌声,代表欢乐的场景。

典故解析:

“鸳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用来象征夫妻或情侣之间的爱情。诗中提到的“明月”和“笙歌”则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寓意着美好的回忆和浪漫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52年-1126年),字承天,号三潭,南宋词人,擅长写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他在词坛上以豪放、清丽的风格闻名,与李煜等词人共同推动了词的发展。

创作背景:

《惜双双》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作者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反映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惜双双》是一首充满了诗意和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美丽和爱情的甜蜜。开头的“皎镜平湖三十里”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湖面,湖水如镜,四周环绕着青翠的山,营造出一个理想的场景。随着诗句的推进,莲花摇曳、生香的细节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当“彩鸳鸯觉双飞起”时,鸳鸯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象征着爱情的自由与欢快。接下来的“明月多情随柁尾”,月光与小船的结合,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对过往欢愉时光的依恋。最后两句“回首笙歌地,醉更衣处长相记”则表现出对曾经欢乐时光的深刻怀念,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爱情的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皎镜平湖三十里”:描绘湖泊的宁静与辽阔。
    • “碧玉山围四际”:四周的山如同碧玉,衬托出湖的美丽。
    • “莲荡香风里”:莲花在风中轻轻摇曳,香气四溢。
    • “彩鸳鸯觉双飞起”:突然飞起的鸳鸯象征着爱情。
    • “明月多情随柁尾”:明月的光辉随船而来,照亮了回忆。
    • “偏照空床翠被”:空床和翠被引发对往事的思念。
    • “回首笙歌地”:回忆往日的欢歌笑语。
    • “醉更衣处长相记”:醉酒后换衣的情景,永远铭记。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面比作明亮的镜子,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通过“明月多情”体现了自然界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和意象上均有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美景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甜蜜的回忆。

意象分析:

  • 皎镜:象征着清澈和平静,代表美好回忆的湖面。
  • 碧玉山: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 莲花:代表纯洁、爱情的象征。
  • 鸳鸯:象征着忠贞的爱情。
  • 明月:象征着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 笙歌:代表欢乐的时光和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惜双双》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2. 诗中“彩鸳鸯觉双飞起”中,鸳鸯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家庭
    • C. 爱情
    • D. 亲情
  3. “明月多情随柁尾”中,柁尾指的是什么?

    • A. 船的前端
    • B. 船的尾部
    • C. 船的侧面
    • D. 船的底部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煜《虞美人》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 贺铸的《惜双双》和李煜的《虞美人》都表现了对爱情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失去的感伤。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斫病竹 用一代不数人百年能几见为韵诗赋十章呈陈君举 其三 奉寄斯远兼属文鼎处州子永提属五首 再用前韵并寄孙推官四首 其一 明叔送一丈黄菊 次韵斯远见过三首 谒文叔于松谷 寄内及儿女二首 其二 咏梅六首 寄送府判寺簿先生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框儿的字 继继承承 谨言慎行 幾字旁的字 包含至的成语 驰系 扭是为非 好了疮疤忘了痛 黽字旁的字 党恶朋奸 无暇顾及 頁字旁的字 谨慎 枯肠渴肺 雨字头的字 工愁善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