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

时间: 2025-05-02 20:49:10

诗句

暂假临淮东道主,每逃歌舞华筵。

经年未办买山钱。

筋骸难强,久坐沐猴禅。

行拥一舟称浪士,五湖春水如天。

越人相顾足嫣然。

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9:10

原文展示:

临江仙
贺铸 〔宋代〕

暂假临淮东道主,
每逃歌舞华筵。
经年未办买山钱。
筋骸难强,
久坐沐猴禅。
行拥一舟称浪士,
五湖春水如天。
越人相顾足嫣然。
何须绣被,
来伴拥蓑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意思是:我暂时借住在临淮的东道主家中,常常逃避那华丽的歌舞宴席。年复一年,我都没有积攒够买山的银子。如今身体虚弱,长时间坐着就像是沐猴而冠。行走在水上,独自一舟我自称为浪子,五湖的春水如同天空一样广阔。越地的人相互看着,心中满是欢喜。何必需要绣被来陪伴,随身的蓑衣就可以安然入睡。


注释:

  • 暂假:暂时借住。
  • 临淮:指临近淮河的地方,表明地理位置。
  • 东道主:东道的主人,指款待客人的主人。
  • 华筵:华丽的宴席。
  • 买山钱:指用来购买山地的银钱,隐喻追求隐逸生活的经济基础。
  • 筋骸难强:形容身体虚弱。
  • 沐猴禅:比喻长时间坐着,形容姿态不雅。
  • 五湖春水:指广阔的湖面,春天的水非常平静,如天空一般。
  • 越人:指越地的人,可能指的是江南人。
  • 嫣然:形容笑容美丽。

典故解析:

“沐猴禅”来源于古代文学,意指一种不正当的装饰或模仿,而在这里则形容久坐导致的虚弱与无奈。诗中提及的“五湖”是指中国东南部的湖泊,象征着宽广的胸怀和自由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52-1125),字方回,号云间,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与李清照同为宋代词坛的杰出代表。他的词风清新婉约,情感真挚,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临江仙》创作的背景可能是贺铸在南迁后,面临生活困境与内心挣扎时所写,表现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临江仙》展现了贺铸的个性与情感,词中充满了对世俗繁华的逃避与对自然生活的渴望。开头的“暂假临淮东道主”就显示了他在生活上的不安与无措,借住他人之处,显示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漂泊。接下来的“经年未办买山钱”暗示了贺铸对隐居生活的追求,却因现实而无法实现。这种矛盾的情感贯穿全诗。

词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五湖春水的广阔、轻松的舟行,营造出一种恬淡的生活理想,展现了他内心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最后一句“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更是将这种向往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乐观。整首词不仅有丰富的意象,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暂假临淮东道主:表示暂时借住在东道主的家中,传达出一种流浪与不安定的感觉。
  2. 每逃歌舞华筵:说明诗人选择逃避繁华的宴会,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反感。
  3. 经年未办买山钱:年复一年,未能积攒到隐居山林的费用,暗示内心的失落。
  4. 筋骸难强,久坐沐猴禅:身体虚弱,长时间坐着变得无精打采,形象生动。
  5. 行拥一舟称浪士:形象地描绘了他在水上独行的洒脱与自由。
  6. 五湖春水如天:大自然的广阔与美丽,与诗人内心的自由愿望相呼应。
  7. 越人相顾足嫣然:描绘了与他人相遇时的愉悦,体现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8. 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最终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沐猴禅”比喻久坐的无奈与失态。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五湖春水、舟行等意象,传达出一种自由与闲适的生活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繁华的逃避与对自然、简单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自由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临淮:象征着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 华筵:代表着世俗繁华与浮华的宴席。
  • :隐喻着诗人向往的隐逸生活。
  • :象征着自由与流浪的生活方式。
  • 五湖:象征着广阔与自然的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暂假临淮东道主”中的“假”是什么意思? a) 假装
    b) 借住
    c) 欺骗

  2. “行拥一舟称浪士”中的“浪士”指的是什么? a) 有钱人
    b) 流浪者
    c) 浪漫的人

  3. “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中的“蓑”是什么? a) 一种被子
    b) 一种衣物
    c) 一种食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 苏轼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诗词对比:

  • 贺铸的《临江仙》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均表现了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但前者更倾向于内心的挣扎与反思,而后者则多了一份豪情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词典与注释》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凤凰山 出塞 云厓久客川中江上偶怀 村居春日 嵇留山寄观骚注参证诗以纪之 武彝曲 句留吟 绝命词 送青县刘明府 晚渡咸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酉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娜袅 大字旁的字 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正结尾的成语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橛头船 拥政爱民 漱流枕石 恰来 艮字旁的字 与日俱新 岂有此理 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酷屠 贼杀 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