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1:11
踏莎行·请宴
作者: 李雯〔清代〕
粉傅何郎,香薰荀令,
帽檐低亚花枝并。
频将宜称问双鬓,
画帘吹动风流影。
鹊尾银屏,龙涎金鼎,
乘鸾指刻成佳倩。
春阴立尽海棠东,
合欢心事从头整。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充满春意的宴会场景。诗中提到了一位年轻的男子,他的脸上妆点着粉色,身上散发着香气,与花枝低垂的帽檐相映成趣。频频询问他双鬓的情况,画帘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影子在空中流动。诗中还提到鹊尾形状的银屏和龙涎香制成的金鼎,这些都显示出宴会的奢华。春天的阴影已经退去,海棠花盛开,内心的思绪也随之整理清晰。
作者介绍:李雯,清代女词人,其词风婉约细腻,常以女性视角书写情感与生活。她的作品多描绘春日、花卉以及宴会场景,展现出细腻的感情与优雅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词可能是在一个春日的宴会上创作,描绘了当时欢乐的氛围和美好的景象,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
这首《踏莎行·请宴》展现了一个春日宴会的生动画面,词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将春天的气息与宴会的奢华表现得淋漓尽致。开头的“粉傅何郎”便引人入胜,描绘出年轻男子的妆容与气质,彰显出他在宴会中的重要性。接下来的“香薰荀令”与“帽檐低亚花枝并”,则将自然景物与人物形象融为一体,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频将宜称问双鬓”,此句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词人对情感的敏感与细腻,仿佛在问候与关切中,流露出深邃的情感。随着“画帘吹动风流影”的描写,整个宴会的氛围愈加温柔,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形成一幅动人的画卷。
后半部分描写宴会中的奢华细节,如“鹊尾银屏”、“龙涎金鼎”,不仅仅是物质的富丽,更是文化和审美的表现。最后两句“春阴立尽海棠东,合欢心事从头整”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相连,表现了在春日的美好与内心情感的和谐统一。
整体而言,李雯的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使得整个宴会场景生动而富有诗意,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宴会的生动描写,表现了春日的美好、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优雅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具有视觉美感,亦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感悟。
诗词测试:
“粉傅何郎”中的“何郎”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龙涎金鼎”主要用来象征什么?
“春阴立尽海棠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词都与《踏莎行·请宴》在主题与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与情感表达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