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2:27
香压彤奁,光迎罗幌。
圆冰背结盘螭样。
一泓秋水碧如烟,
谁教移向妆台上。
脉脉相看,盈盈难傍。
影娥池畔凭阑望。
妆成双镜照明帘,
扶渠并蒂波间漾。
香气压在红色的妆台上,光影迎接着轻纱帷幕。
如同圆冰背面结成的盘螭,
一泓秋水碧绿如烟,
是谁将它移到了妆台上呢?
目光柔和地对视,却难以亲近。
在影娥池边,凭着栏杆观望。
妆容已成,双镜照耀着明亮的帘幕,
扶着渠水,莲花在波间轻轻荡漾。
“妆台”与“影娥池”都是古代女性美容的场所,暗示了女性的生活与情感。诗中提到的“并蒂莲”象征着美好和团圆,常用于形容一对情人或姐妹之情。
王士禛(1660-1730),字季子,号松壑,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散文及书法。他的诗风清新,词句优美,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为题材。
《踏莎行·咏镜》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女性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王士禛通过对镜子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波动。
本诗以“镜”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的妆容与内心情感。开头的“香压彤奁,光迎罗幌”勾勒出一种优雅的生活场景,揭示了女性在美容时的精致与细腻。接下来的“圆冰背结盘螭样”则用生动的比喻,将镜子的清澈与冷艳一并描绘,寓意女性内心的纯净与高贵。
“一泓秋水碧如烟”描绘了水的清澈与宁静,象征着女性的柔情与思绪。接下来的对视与难以亲近的描写,折射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妆成双镜照明帘”与“扶渠并蒂波间漾”的意象,表现了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隐含着对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镜子这一意象,展现了女性复杂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美的追求,也有对爱情的期待,情感细腻而真挚。
整首诗通过对镜子的描写,探讨了女性的美与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期待,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中“香压彤奁”中的“彤奁”意指什么?
A. 红色妆台
B. 香气
C. 镜子
诗中提到的“圆冰背结盘螭样”是用来比喻什么?
A. 妆台
B. 镜子
C. 水波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一方面展开?
A. 战争
B. 女性的美与情感
C. 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