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4:51
去国情怀,悲秋才调。行吟莫恨知音少。三闾哀怨此中遗,楚江何处无芳草。泪洗欢悰,酒添愁抱。旧时心事休重道。却怜萧瑟庾兰成,如今也向江关老。
离开故国,心中充满了忧伤的情怀,悲伤的秋天使我更加感慨。吟唱的时候不要怨恨知音太少。三闾大夫的哀怨,在这里仍然留存,楚江的哪一处没有芳草呢?泪水洗去了欢愉,酒又增添了愁苦。过去的心事就不再提起了。只怜那萧条的庾兰,如今也在江边变得苍老。
汪东,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文风清新。
这首词作于诗人离开故国之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尤其是在秋天的背景下,情感更加深沉。
《踏莎行》是汪东的一首佳作,整首词通过对离别情怀的抒发,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哀愁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以“去国情怀,悲秋才调”引入,直接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诗中提及的“三闾”不仅是对屈原的追忆,更是对自己遭遇的共鸣,彰显出诗人与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楚江何处无芳草”这一句让人联想到即便身处他乡,仍然有着无尽的美好回忆。然而泪水与酒的交织又让这份美好蒙上了一层忧伤的面纱,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以“却怜萧瑟庾兰成”作结,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的感慨。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整首词通过离别与思乡的主题,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反映了个体在历史与时间面前的脆弱与坚韧。
“去国情怀”中的“国”指的是什么?
“三闾哀怨”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泪洗欢悰”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比较汪东的《踏莎行》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汪东的情感更为细腻,杜甫则更具历史感与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