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小桃红》

时间: 2025-05-02 08:19:39

诗句

芳草连天春。

斜日明汀渚。

懊恨东风,恍如春梦,匆匆又去。

早知人、酒病更诗愁,镇轻随飞絮。

宝镜空留恨,筝雁浑无据。

门外当时,薄情流水,如今何处。

正相思、望断碧山云,又莺啼晚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9:39

小桃红

作者:余桂英 〔宋代〕

原文展示:

芳草连天春。斜日明汀渚。懊恨东风,恍如春梦,匆匆又去。早知人酒病更诗愁,镇轻随飞絮。宝镜空留恨,筝雁浑无据。门外当时,薄情流水,如今何处。正相思望断碧山云,又莺啼晚雨。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芳草延绵不绝,斜阳照耀着水边的小滩。对东风的懊恼,仿佛是春梦一般,匆忙而去。早就知道饮酒使人更愁,轻轻随风飘荡的柳絮。珍贵的镜子只留下遗憾,琴声和雁影也无从寻觅。门外当时,薄情的流水,如今又在何处?正相思望断碧山上的云,听见黄莺在晚雨中啼鸣。


注释:

  • 芳草:春天生长的草,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春天。
  • 汀渚:指水边的小滩、小岛。
  • 懊恨:对东风的惋惜与怨恨。
  • 春梦:指春天的短暂和梦幻般的感觉。
  • 飞絮:春风中飘荡的柳絮,常用来象征柔情。
  • 宝镜:比喻美好事物的留存和失去的遗憾。
  • 筝雁:指弹筝的声音与雁的身影,象征思念和孤独。
  • 薄情流水:比喻无情的事物,如流水般无情而匆匆。
  • 碧山云:象征遥远的思念和愁苦。
  • 莺啼晚雨:黄莺的鸣叫和晚上的细雨,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余桂英,宋代女词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闻名。她的词风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小桃红》创作于春天,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悟以及对往昔情感的追忆。诗中通过描绘春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与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小桃红》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流逝时光的惋惜和对过往情感的追忆。首句“芳草连天春”以生动的意象开篇,营造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而“斜日明汀渚”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生机。接下来的“懊恨东风,恍如春梦”则表现了东风带走春天的无奈,表明了诗人对东风的怨恨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中“早知人酒病更诗愁”生动地描绘了饮酒对心灵的影响,愁苦的情感在春天的欢愉中显得格外突兀。同时,“宝镜空留恨,筝雁浑无据”则揭示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遗憾,珍贵的往事如同空镜,无法再现。

最后,诗歌以“正相思望断碧山云,又莺啼晚雨”结束,展现了诗人对爱与思念的无尽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流逝,抒发了诗人的愁苦与思念,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芳草连天春:描绘春天的广阔景象,生机勃勃。
  2. 斜日明汀渚:阳光斜照,水边小滩显得温暖。
  3. 懊恨东风:对春风的怨恨,暗示时光的流逝。
  4. 恍如春梦:春天的美好如梦般短暂。
  5. 早知人酒病更诗愁:饮酒使人愁苦,反映内心的苦闷。
  6. 镇轻随飞絮:将心情与飞絮相连,飘荡无定。
  7. 宝镜空留恨:珍贵的回忆只留下遗憾。
  8. 筝雁浑无据:琴声与雁影,象征孤独的思念。
  9. 门外当时,薄情流水:往昔的情感如流水般消逝。
  10. 如今何处:对往昔的追忆与思考。
  11. 正相思望断碧山云:对远方的思念与渴望。
  12. 又莺啼晚雨:黄莺鸣叫,伴随晚雨,渲染孤独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芳草连天”比喻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拟人:东风被赋予情感,表现诗人的怨恨。
  • 对仗:如“宝镜空留恨,筝雁浑无据”,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美好与流逝,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与对爱恋的思念,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象征青春与生机。
  • 斜日:象征晚春的温暖与短暂。
  • 飞絮:象征柔情与变幻。
  • 宝镜:象征珍贵的回忆和失去的遗憾。
  • 筝雁:象征孤独与思念的寄托。
  • 薄情流水:象征时光的无情与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芳草连天春”描述了什么季节?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宝镜空留_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东风时,作者表达的是对春天的赞美。(对/错)

答案:

  1.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余桂英 vs. 李清照:两位女性诗人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出对爱情与生活的细腻感受,但李清照更趋向于直接的情感抒发,而余桂英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女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访许颜 早秋客舍 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 逢故人 江南怀古 送隐者一绝 别王十后遣京使累路附书 晓望 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字旁的字 入井望天 轻财任侠 不眠之夜 顿兵坚城 抵瑕陷厄 决胜车 龜字旁的字 神工妙力 包含嘻的词语有哪些 踢达 曰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愁阵 迁逡 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