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9:10
早秋客舍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
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秋风吹落了一片树叶,万物都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独自一人在他乡的夜晚,我泪流满面,年复一年都为身为客人而感到忧愁。离别的痛苦何时才能结束,落叶的时节又要到何时才能停止呢?比起在磻溪的老人,我宁愿像他那样,无忧无虑地过着自由的生活。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出身于官宦家庭。杜牧以其诗歌中的豪放与婉约、清新与沉郁兼具而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秋天的客舍,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早秋客舍》是杜牧在秋季旅途中写下的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困境的感慨。开头两句“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清冷的秋日,给人以深刻的季节感受。接着“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诗人用“泪”字直抒胸臆,展现了独自在外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两句“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表达了对离别痛苦的深切思考,情感更加浓烈。“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则引入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展现了杜牧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折射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孤独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万物已惊秋”体现了什么季节变化?
A. 夏季
B. 秋季
C. 冬季
D. 春季
诗人对“磻溪叟”的态度是?
A. 羡慕
B. 嫉妒
C. 无所谓
D. 憎恨
诗中“泪”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乡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杜牧的《早秋客舍》均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杜甫的诗更为直接而激烈,杜牧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更为含蓄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