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7:15
宛溪垂柳最长枝,曾被春风尽日吹。
不堪攀折犹堪看,陌上少年来自迟。
这首诗描绘了宛溪旁的垂柳,枝条长得最为茂盛,曾经在春风中整天摇曳。虽然不忍心去攀折这些美丽的柳枝,却又十分喜欢欣赏它们。陌生的小伙子慢慢地走来,显得有些迟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青春和美好事物的珍惜,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以其骈文和五言绝句闻名于世,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及时事政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牧晚年,正值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时期。诗中反映了作者对美好时光和青春的留恋。
杜牧的《有感》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诗中的“宛溪垂柳”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代表着青春的柔韧与生机。春风的吹拂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诗人在欣赏这些美丽的柳树时,流露出一种不忍心去触碰的情感,体现了对青春的感慨与叹息。
“陌上少年来自迟”则引入了一个年轻的身影,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活力。诗人通过对比,巧妙地将青春的美好与时间的无情相对照,增添了几分忧伤的情绪。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复杂的情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美好事物的敬畏和珍惜,同时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宛溪”指的是哪种自然景观?
A. 山脉
B. 溪流
C. 湖泊
D. 森林
诗中“陌上少年”所象征的是什么?
A. 过去
B. 未来
C. 现在
D. 忘却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忧伤
C. 迷茫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牧的《有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写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青春与时间的感叹,而后者则表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两者都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