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0:13
游灵洲山
作者: 伦以谅 〔明代〕
为爱鳌峰胜,灵洲阁影蟠。
东南观欲尽,天地若为宽。
云树闲清昼,江帆乱激湍。
山川迂岁月,风雨又凭阑。
全诗翻译:
我之所以喜欢这座鳌峰,是因为灵洲阁的影子蜿蜒延展。
从东南方向观望,景色似乎无穷无尽,天地间显得格外宽阔。
白云和树木在清闲的白昼中交融,江上的帆船在急流中纷纷扰扰。
山河的变化经历了岁月,风雨又让我凭栏而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鳌峰”和“灵洲阁”在古代文人诗词中,多用于表现高远的理想与志向。阁楼多作为文人雅集之地,象征着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以及人文精神。
作者介绍:
伦以谅,明代诗人,身世不详,但在文人圈中以其独特的山水诗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常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游览灵洲山时,灵洲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诗人在游历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流转,故而作此诗以抒发内心感受。
这首诗以清新的风格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灵洲山的自然风光与作者的情感。开篇“为爱鳌峰胜,灵洲阁影蟠”,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灵洲山的热爱与向往,阁楼的影子蜿蜒,给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东南观欲尽,天地若为宽”描绘出开阔的视野,仿佛天地之间的界限都被打破,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博大与无尽。接下来的“云树闲清昼,江帆乱激湍”则是对日常生活的描绘,白天的清闲与江面上帆船的忙乱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山水的恬静,也映衬了人世间的纷扰。结尾“山川迂岁月,风雨又凭阑”则把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恒久结合起来,诗人似乎在感叹岁月的无情与自然的永恒,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沉思,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为爱鳌峰胜,灵洲阁影蟠。
表达了对鳌峰的喜爱,并描绘了灵洲阁的影子在水中蜿蜒的美景。
东南观欲尽,天地若为宽。
从东南方向观看,似乎无边无际,天地间显得格外宽广。
云树闲清昼,江帆乱激湍。
在阳光明媚的白天,白云与树木显得悠闲,而江上的帆船在急流中显得忙碌。
山川迂岁月,风雨又凭阑。
山河的变化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诗人又在风雨中倚靠栏杆,感慨时光的流逝。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灵洲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超然与淡泊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灵洲阁”象征什么?
A. 自然风光
B. 文人精神
C. 人生烦恼
D. 历史遗迹
“东南观欲尽”表达了什么意境?
A. 视野的狭窄
B. 自然的开阔
C. 生活的平淡
D. 时间的流逝
诗人最后一句中的“凭阑”有何意义?
A. 描述景色
B. 感叹岁月
C. 展示情感
D. 表达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