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3:36
送张无梦归天台
作者: 刘起〔宋代〕
琼台东畔石桥西,
三径无尘古木垂。
囊里歌编君相赐,
腹中珠穴老庄知。
风回蕙帐过猿岭,
月上茅堂透鸟枝。
万载圣朝高士传,
何人更得效依稀。
在琼台东边、石桥西边,
三条小路上没有尘埃,古树低垂。
你的歌编在我的囊里,是君送给我的,
我肚里藏着老庄的道理。
风儿绕过蕙帐,吹过猿岭,
月光洒在茅草堂,透过鸟儿的枝头。
万载以来,圣明的朝代高士的传说,
还有谁能像我那样追随依稀?
刘起,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道家思想的向往与追求,常隐含哲理。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张无梦归天台时,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高士理想的向往,反映出当时士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送张无梦归天台》是一首典雅动人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开篇的“琼台东畔石桥西”,通过具体的地名和景物描写,勾勒出一幅清幽的画面,令人心生向往。之后,诗人通过“囊里歌编君相赐,腹中珠穴老庄知”,表达了对友人情谊的珍视以及对道家思想的认同。这里的“珠穴”不仅象征着内心的智慧与深邃,也暗示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用“风回蕙帐过猿岭,月上茅堂透鸟枝”展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气息,营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隐逸之境,传达出诗人向往超脱尘世的情感。最后的“万载圣朝高士传,何人更得效依稀”,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高士的敬仰,也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无奈与渴望,似乎在感叹当今人难以再现古代高士的风范。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融入了哲理的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的共鸣。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珍视,表达了对清幽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高士的敬仰,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哲理思考与情感共鸣。
诗中提到的“琼台”指的是哪种地方?
A. 一种花
B. 美丽的台地
C. 一座山
“万载圣朝高士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高士的敬仰
B. 对政治的失望
C. 对友人的思念
“风回蕙帐过猿岭”中的“猿岭”象征了什么?
A. 忧伤
B. 自然的和谐
C. 现实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