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6:53
瓦器山陵刑措时,
释之而后固无之。
公车不作他年计,
聊使君王识教儿。
在瓦器山上,刑罚施行的时刻,
张释之被释放后,事情便不再固守。
公车(指官府的车马)不再为他年复年地筹划,
只希望君王能明白教诲的意义。
张释之:历史上张释之以其清白和直言不讳而著称,诗中提及其事以表明对正义和清白的向往。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多不详,以其诗词质朴、情感真挚而著称,常关注历史和社会问题。
本诗写于动荡的时代,诗人以张释之的故事为背景,反映了对政治清明和社会正义的渴望。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张释之的敬仰,借用张释之的故事,表达了对政治清明的渴望和对教化的期待。诗中,通过对张释之被释放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历史公正的追求,强调了君王应当明白教育和教化的重要性。诗句简练而富有深意,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警醒,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国家的关怀。诗中的“公车不作他年计”,透露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清明政治的期待,令人深思。
该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历史公正的渴望和对教育意义的强调,反映了诗人对社会正义的关注与思考。
“瓦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强大
B. 脆弱
C. 丰富
D. 幸福
张释之被释放后,事情变得如何?
A. 变得复杂
B. 固守不变
C. 不再固守
D. 更加恶化
“聊使君王识教儿”中的“教儿”指的是什么?
A. 教授的儿子
B. 教育的意义
C. 君王的儿子
D. 教书的工作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历史背景下对社会现象的不同关注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