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3:53
兔子死兰弹,持来挂竹竿。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死去的兔子,作者将它挂在竹竿上。然后,他用明亮的镜子照射它,发现和在月亮下看到的并没有什么不同。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兔子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柔弱、无辜相关联,且在古代诗中常作为意象出现,寓意多样。
作者介绍:苏颋,唐代诗人,以其诗歌的清新脱俗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繁荣时期。社会上流行捕猎与赏月的活动,诗人以兔子为题材,反映了人们对生命脆弱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咏死兔》是一首短小却深具意蕴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死去的兔子和将其挂在竹竿上的场景,传达出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兔子的死象征着生命的结束,也是一种对自然法则的无奈接受。作者用“明镜”这一意象,展现对生命的反思,借助它映照出兔子与月光的相似,暗示着生命与月亮的轮回,生死之间的哲学思考。
在情感上,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兔子作为柔弱的生命,其死亡不仅仅是个体的消亡,更引发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诗人通过简单的描绘,传递出深刻的情感与哲理,使得这首诗在短小之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展开,通过兔子的死引发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带有一种深沉的哲理性。
诗词测试:
诗中兔子的死亡象征什么?
“明镜”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颋的《咏死兔》与王维的《鹿柴》在意象的使用上都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但苏颋更加强调生命的脆弱,而王维则更多地展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