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不寐忆元兄南行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7 07:29:52

诗句

先师灵骨可怜生,偏袒群然左右争。

妄意猜枚同出手,从今孤掌苦难鸣。

病躯霜后芭蕉树,俭岁墙阴荠菜羹。

寄语诸方云水客,柴门虽设罢逢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9:52

原文展示:

不寐忆元兄南行三首 其三
作者: 黄毓祺 〔清代〕

先师灵骨可怜生,偏袒群然左右争。
妄意猜枚同出手,从今孤掌苦难鸣。
病躯霜后芭蕉树,俭岁墙阴荠菜羹。
寄语诸方云水客,柴门虽设罢逢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师长的怀念与感慨。诗人感叹先师的灵魂可怜,令人怅惘,而身边的人却争相表现,力图取悦。诗人自觉孤独,难以发声,正如病弱的身体在霜降后仍然倔强地站立着,像一棵芭蕉树。生活清贫,却也自得其乐,墙角的荠菜羹,是节俭生活的象征。最后,诗人寄语四方的游子,虽然柴门已经不再设立迎客,仍希望能在心中与他们相会。

注释:

  • 灵骨:指逝去的先师的遗骨,带有尊敬的含义。
  • 偏袒:指偏向、倾斜,形容人们争相表现。
  • 妄意:指无根据的想法或猜测。
  • 孤掌:形容孤单无助的状态。
  • 芭蕉树:象征坚韧与顽强。
  • 墙阴:墙壁阴凉处,象征贫瘠的生活。
  • 荠菜羹:用荠菜做的汤,象征节俭和生活的朴素。
  • 云水客:指游子或漂泊者,寓意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毓祺,清代诗人,擅长写诗,尤其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风格独特。
  •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诗人怀念已故的元兄之际,表达了对师长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无奈与自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已故师长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困惑。开头两句,诗人以“可怜生”来描述先师的灵魂,透出对先师的深切怀念。接着提到“偏袒群然左右争”,展现出在某些人为了争取关注而表现出的虚伪与勾心斗角,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此处的“妄意猜枚”则进一步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与疏离。

在描绘自身境遇时,诗人以“病躯霜后芭蕉树”作比,形象地表现出自己在逆境中的坚持与倔强,虽然身体羸弱,内心却依然坚韧。接下来的“俭岁墙阴荠菜羹”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满足与隐忍,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清醒认识。

最后,诗人寄语“云水客”,虽然柴门已不再迎接客人,表达出一种对往日情谊的怀念以及对生活无常的感慨。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对人生的哲思,具有很强的共鸣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先师灵骨可怜生”:感叹已故师长的灵魂令人怜惜。
    • “偏袒群然左右争”:周围的人为了争宠而表现出虚情假意。
    • “妄意猜枚同出手”:对他人的猜测毫无根据,似乎都在争取同一目标。
    • “从今孤掌苦难鸣”:自觉孤独,难以发声,内心感到无奈。
    • “病躯霜后芭蕉树”:比喻自己在逆境中仍然坚持不懈。
    • “俭岁墙阴荠菜羹”:象征简单生活的满足感。
    • “寄语诸方云水客”:向远方的朋友表达思念。
    • “柴门虽设罢逢迎”:虽然不再迎接客人,仍希望与友人心灵相通。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病躯霜后芭蕉树”比喻自己的坚韧。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象征:荠菜羹象征简单的生活态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已故朋友的深切怀念、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中坚持自我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与对生活的哲理认识。

意象分析:

  • 灵骨:象征逝去的师长,寄托了对师长的怀念。
  • 芭蕉树:象征坚韧与倔强,代表诗人即使在逆境中也不屈服。
  • 荠菜羹:象征朴素生活的快乐,表达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 柴门:象征与外界的联系与隔绝,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妄意猜枚”指的是什么?

    • A. 无根据的猜测
    • B. 正确的判断
    • C. 友好的聊天
    • D. 亲密的关系
  2. “病躯霜后芭蕉树”中的“霜”象征什么?

    • A. 暖和的气候
    • B. 生活的困苦
    • C. 美好的回忆
    • D. 自然的美丽
  3. 诗人对“云水客”的感情是?

    • A. 怀念与思念
    • B. 冷漠与无情
    • C. 争吵与对立
    • D. 依赖与期待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人生无常,但更侧重于对时代的感慨;而黄毓祺的诗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孤独与生活的哲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读》
  • 《古典诗词欣赏》
  • 《黄毓祺研究论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悼亡姬许君男 木兰花慢(用韩干闻喜亭柱间韵) 木兰花慢 其二 帘下美人 木兰花慢 乱后渡江感赋 木兰花慢 再和何侍御前府韵,前章所谓变风 木兰花慢 和杜德常中秋韵 木兰花慢(清明后赏牡丹) 木兰花慢 饯别韩楚生大令归金陵 木兰花慢 春日雪后泛舟 木兰花慢 焦山登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见字旁的字 广文先生 偿清 言而有信 牛字旁的字 远性 皮字旁的字 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省欲去奢 欠字旁的字 包含酝的词语有哪些 圣母帖 望风捕影 莽眇之鸟 众流 采字旁的字 鹤吊陶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