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2:41
江头一别怆经年,
昨夜霜空有信传。
粗行数人非领众,
开荒五亩亦栽田。
残钟破寺西双径,
老树孤村下集贤。
临济儿孙天莫测,
却将疏懒当风颠。
与朋友在江边分别已是多年,
昨晚的霜空中传来了消息。
只有几个人粗略地走来,并不是带领众人,
在荒地上开垦了五亩地,也种上了田。
那破旧的寺庙里残留的钟声,
老树下的孤村隐约可见集贤的地方。
临济的儿孙未来难以预测,
却把懒散的态度当作随风飘动。
黄毓祺(生平不详,清代)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和写景为主,展现了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诗人与朋友分别多年后,收到对方的书信,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思考。社会环境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常,使得诗人感慨万千。
这首诗通过对江边分别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触。开篇的“江头一别怆经年”一句,情感真挚,直抒胸臆,表达了与友人分别后的孤独和思念。接下来的“昨夜霜空有信传”,用寒冷的夜空衬托出心中的温暖,书信的传递成了彼此情感的纽带。
诗中对“粗行数人非领众”的描写,暗示了生活的平淡与简单,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反而让人倍感珍惜。而“开荒五亩亦栽田”,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即使身处困境,依然努力开垦出一片天地。
最后几句通过对老树、破寺和孤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哲思。对未来的“临济儿孙天莫测”的感慨,既是对后辈的关心,也是对无常人生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丰富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回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主题。诗人用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对友谊、对未来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江头一别怆经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开荒五亩亦栽田”中的“开荒”是什么意思?
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