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8:55
鱼骼匠成尊,犹残海浪痕。
外堪欺玳瑁,中可酌昆仑。
水绕苔矶曲,山当草阁门。
此中醒复醉,何必问乾坤。
鱼骨做成的酒杯,依然留有海浪的痕迹。
外表可以用来欺骗珍贵的玳瑁,内里则可以酌饮昆仑山的美酒。
水流绕过青苔的礁石,山峦恰好挡住草阁的门。
在这样的环境中,醒来又醉去,何必去问那天地的变迁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龟蒙(约730-791年),唐代诗人,字希声,号浮丘子,福建人。陆龟蒙以其独特的诗风和个性化的表现形式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他的诗歌多表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陆龟蒙晚年,反映了他对饮酒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描绘的酒器和自然景观,不仅是物质的享受,更是精神的寄托。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用鱼骨制成的酒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诗的开头就以“鱼骼匠成尊”引发读者的兴趣,鱼骨的酒器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琐事的关注和对自然材料的独特使用。接着,诗人通过“外堪欺玳瑁,中可酌昆仑”,巧妙地将外表的华丽与内在的真实对比,展现了表象与本质的关系。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水流与山体的结合形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一句“此中醒复醉,何必问乾坤”更是将诗的主题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豁达态度。诗人在自然中寻求灵魂的解脱,不再纠结于世俗的纷扰,体现了他对自由和洒脱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诗人以酒为媒介,探讨了人生的哲理,强调了内在的丰富和对自由的追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构建了生动的画面,同时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用什么材料制作酒器?
A. 木材
B. 鱼骨
C. 竹子
D. 石头
“此中醒复醉”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追求名利
B. 享受自然与生活
C. 对人生的绝望
D. 渴望权力
诗中提到的“昆仑”象征什么?
A. 恶劣环境
B. 美好与理想
C. 生活的苦涩
D. 权力的象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粗略解读:两者都通过饮酒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不同的是,陆龟蒙更强调内在的宁静与豁达,而李白则更加奔放和豪情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