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3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37:42
《忆袭美洞庭观步奉和次韵》 ——陆龟蒙
闻君游静境,雅具更摐摐。 竹伞遮云径,藤鞋踏藓矼。 杖斑花不一,尊大瘿成双。 水鸟行沙屿,山僧礼石幢。 已甘三秀味,谁念百牢腔。 远棹投何处,残阳到几窗。 仙谣珠树曲,村饷白醅缸。 地里方吴会,人风似冉厖。 探幽非遁世,寻胜肯迷邦。 为读江南传,何贤过二庞。
听说你游览了宁静的境地,雅致的装备更是令人赞叹。竹伞挡住了通往云端的小路,藤鞋踩在青苔上,手杖上斑驳的花朵五彩斑斓。水鸟在沙滩上嬉戏,山里的僧人向石幢礼拜。我已经甘愿品尝三秀的美味,谁又在意那百牢的声腔?远远的桨声洒落到哪里,残阳照射到多少窗户?仙人的歌谣在珠树间回荡,村庄的款待是白酒缸。田野里方才有吴地的会聚,人的风貌似乎如同冉冉升起的风筝。探幽并非是逃避世俗,寻求胜景又何尝是迷失故乡?为了解读江南的传说,何必再与二庞相较高低?
陆龟蒙,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这首诗创作于陆龟蒙游览洞庭湖后,诗人在游历中受到自然之美的启发,抒发了对生活与艺术的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陆龟蒙的《忆袭美洞庭观步奉和次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幽远,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不仅是对洞庭湖的真实写照,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索。诗人以“竹伞遮云径”的细节引入,自然景观与人的活动交织在一起,仿佛描绘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通过对水鸟、山僧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同时,诗中对“仙谣”和“村饷”的描写,既传递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暗含对世俗繁华的超脱与反思,展现出诗人的独特视角和人生观。诗的最后,诗人提出了对江南传说的阅读欲望,表现了他对文化的追求和对人文精神的重视,营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怀。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传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竹伞”主要用来做什么?
“水鸟行沙屿”中,水鸟给人带来了什么感觉?
诗人对江南传说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