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3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37:36
鹅惨于冰,陆立怀所适。斯人道仍閟,不得不呜呃。当时布衣士,亦作天子客。至今东方生,满口自誇白。终为万乘交,谈笑无所隔。致君非有书,乃是尧舜画。祗今侯门峻,日扫贫贱迹。朝趋九韶音,暮列五鼎食。如闻恭俭语,謇謇事夕惕。可拍伊牧肩,功名被金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与讽刺。开篇提到“鹅惨于冰”,暗示着一种无助和悲惨的景象。接着,作者指出一些人虽然出身寒微,却能跻身于高官显贵之中,甚至与皇帝交谈无阻。这种现象不是因为才学,而是因为当今社会对权力和地位的追逐。最后,诗中提到“可拍伊牧肩,功名被金石”,强调世人对功名利禄的过度追求,使得真正的价值被金钱和权力所遮蔽。
作者介绍:陆龟蒙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蕴含深刻的社会批判与讽刺。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权力集中之时,诗人以讽刺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浮华与伪善,表现了对普通士人命运的关怀与对权贵阶层的批判。
这首《杂讽九首 其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代社会的阶层分化与权力游戏。诗中,陆龟蒙以“鹅惨于冰”开篇,便以生动形象的意象吸引了读者的注意,暗示出一种被压迫与无奈的情感。接下来的描写则展现了布衣士人如何在权贵之间游刃有余,似乎无论出身如何,只要能得到权势的眷顾,就能一跃而成为高官显贵。
诗中对于“致君非有书”的感慨,揭示了当时社会对才学的忽视,反而让权力与关系成为了决定一切的因素。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陆龟蒙的诗作因此具有了跨时代的共鸣。最后,诗人用“可拍伊牧肩”来形象地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者的蔑视,强调了真正价值与功名之间的巨大鸿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当时社会浮华与伪善的深刻批判,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望与对权力游戏的反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杂讽九首 其三》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布衣士”指的是?
诗中“致君非有书”,传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