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5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56:05
初闻湖南蛙声成三诗 其一
作者: 张镃 〔宋代〕
杏花杨柳傍清明,淡沲风光画不成。
春到此时须急赏,绕堤今夜有蛙声。
在清明时节,杏花和杨柳相伴而生,然而那淡淡的春光却难以用画描绘出来。春天来到这个时候,正是赏景的好时机,今夜堤岸旁已经传来蛙鸣的声音。
清明时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万物复苏。杏花、杨柳常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
作者介绍:张镃,字行之,号清溪,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清明时节,正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刻。诗人在春日的傍晚,感受到周围自然的变化,特别是蛙声的响起,激发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春天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春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刻感受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开篇以“杏花”和“杨柳”引入春天的主题,描绘出一幅清明时节的美丽景象,传达出春天的温暖和生机。诗中的“淡沲风光画不成”一句,意在表达春天的美好是无法用画作来完全呈现的,画作的局限性与自然的无限美好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接下来的“春到此时须急赏”,则是对春光流逝的感慨,提醒人们要抓住时光,及时享受自然的馈赠。最后一句“绕堤今夜有蛙声”,不仅点明了诗的主题,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蛙声的响起象征着春天的生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希望。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生命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珍惜,以及生机与希望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哪个?
诗中提到的“蛙声”象征什么?
“淡沲风光画不成”意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思考,但张镃的诗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变化,而李白的诗则着重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