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得家书 其一》

时间: 2025-04-30 10:00:14

诗句

北堂萱独雁行疏,旅梦通宵只敝庐。

未暇拆封忙唤仆,先将安否问何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00:14

得家书 其一

作者: 张镃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北堂萱独雁行疏,旅梦通宵只敝庐。未暇拆封忙唤仆,先将安否问何如。

白话文翻译:

在北堂,独自望着稀疏的雁阵,旅途的梦中整夜只能在简陋的房子里。忙得没时间拆开信封,急于想询问家中安危如何。

注释:

  • 北堂:指北面的厅堂,暗示诗人身处的环境。
  • :萱草,常用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 独雁行疏:孤雁飞行,队形散乱,暗示孤独与离别。
  • 旅梦:旅途中做的梦。
  • 敝庐:简陋的居所。
  • 未暇拆封:没有时间去拆开信件。
  • 问何如:询问近况如何。

典故解析:

  • 萱草:在古代文化中,萱草常常用来象征母亲,代表着思念和归属感。
  • 雁阵:大雁成群结队飞行,象征团圆和离散,常用于表现游子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子翰,号白华,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旅途之中,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家人安危的关心,体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得家书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北堂萱独雁行疏”,以孤雁作为意象,寓意诗人身处异地,心中挂念着家乡和母亲的情感。接着“旅梦通宵只敝庐”,描绘了诗人夜晚在简陋住所中梦见家乡,表达了他对温暖家庭的渴望与思念。最后两句“未暇拆封忙唤仆,先将安否问何如”则传达了诗人急于得知家中安危的心情,显示了他对亲人的关切。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家的思念。诗人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构建了一幅动人的思乡图景,使读者深切感受到那种离乡在外的无奈与希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北堂萱独雁行疏: 描述了诗人独自一人,心中思念母亲,寓意孤独的情感。
    • 旅梦通宵只敝庐: 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家的思念,夜晚的梦境中只存在简陋的居所,怀念温暖的家。
    • 未暇拆封忙唤仆: 强调了诗人对家信的急切,未能细读信件而急于呼唤仆人,体现对家人安危的关注。
    • 先将安否问何如: 直接表达了对家人近况的关心,情感真挚。
  •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萱”与“雁”比喻亲情与孤独,深化了情感。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反映了家庭情感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萱草: 代表母亲,象征思念和亲情。
  • 雁阵: 意喻游子孤独的心情和对团圆的渴望。
  • 敝庐: 表现了游子境况的艰苦与对温暖家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北堂”指的是哪个方向的厅堂? A. 南 B. 北 C. 东 D. 西
  2. “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朋友 B. 母亲 C. 自然 D. 旅途
  3. 诗人担心的是什么? A. 自己的健康 B. 家人的安危 C. 旅途的艰难 D. 生活的琐事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张镃与杜甫的作品均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但张镃的诗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温柔,而杜甫的作品则更为直接、激烈。两者在表达思乡情感的方式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何召下第后归蜀 同柳侍郎题侯钊侍郎新昌里(一作酬候钊侍郎 杂曲歌辞。妾薄命 酬韦渚秋夜有怀见寄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 奉和户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诸公并见示 小鱼咏寄泾州杨侍郎 得耿湋司法书因叙长安故友零落兵部…郑仓曹畅参军昆季 同崔峒补阙慈恩寺避暑 蓝溪期萧道士采药不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韭字旁的字 秽结尾的成语 夜以继日 头结尾的成语 豸字旁的字 茵席之臣 以顺诛逆 户曹 遗体 臣字旁的字 林杪 一口咬定 包含骨的成语 母字旁的字 下令 玩物溺志 比字旁的字 英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