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2:30
撤移旧居小假山过佳隐
作者: 张镃 〔宋代〕
顷年叠石规制陿,大类堆沙戏成塔。
一株蟠桂两穉松,便爱清阴蔓藤匝。
阶前指作嵩华样,引宾纪咏纷酬答。
迁巢城北倏两期,惯有真山坐延纳。
人生最怕眼见广,到处卑凡意难合。
每还旧舍觉荒陋,草树虽添漫稠杂。
林塘移植势定增,未成已想风烟飒。
朝晴夕晦各异状,倚杖閒看更铺榻。
园中胜赏亦甚富,此独宜茶兼酒榼。
载来非敢俲奇章,甲乙题朱旋涂蜡。
近年来,我在山边叠石,模仿自然的形状,像是堆沙玩耍时搭成的塔一样。
一株盘根错节的桂树,旁边两棵松树,正好爱那清凉的阴影,藤蔓缠绕在一起。
台阶前指着那形似嵩华的样子,引来宾客吟咏,互相酬答。
我迁居到城北,短短两年,早已习惯有真山坐落的环境。
人生最怕眼见的广阔,到处都是卑微的东西,让人难以契合。
每次回到旧居,总觉荒陋,草木虽多却显得杂乱。
林塘移植后势必增加,虽然尚未完成,已想象风烟飘渺的景象。
早晨晴天,晚上阴云,各有不同的状态,我依杖闲坐,准备铺开榻榻米。
园中的美景也非常丰富,适合品茶和酒。
我并不敢作奇特的诗章,只是简单地用朱笔题写和涂蜡。
作者介绍: 张镃,字德明,号云山,宋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喜爱山水,擅长描绘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张镃迁居后,表达了他对新居的感慨与对旧居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
《撤移旧居小假山过佳隐》是一首融合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他新居的假山与园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首先,诗中描绘的假山、桂树与松树,生动形象,传递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珍惜。诗人在描写环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尤其是“人生最怕眼见广”的句子,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诗的最后,诗人谦虚地提到自己不敢作奇章,反而以茶酒相伴,体现出一种平和的生活态度。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深刻地探讨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悉心体悟与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理反思,表达出一种平和而谦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张镃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蟠桂”是什么样的树?
A. 直立的
B. 盘根的
C. 矮小的
D. 变色的
诗人对新居的感受是?
A. 非常满意
B. 感到荒陋
C. 感到宽敞
D. 感到拥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