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4:40
千秋岁
作者: 曹勋 〔宋代〕
洞房秀韵,结绮临春后。
都压尽,名花柳。
锦堂笼翡翠,璨枕同清昼。
谁似得,佳时占断长欢偶。
我昔闻名久。
欲见成消瘦。
寻不遇,空回首。
征途难驻马,坐想冰姿秀。
凭寄语,南归更趁酴醿酒。
洞房里美好的韵味,春天刚到就已缔结良缘。
所有的名花和柳树都被压倒了。
华丽的厅堂笼罩着翡翠般的光辉,璀璨的枕头在明亮的白昼中显得格外迷人。
谁能和我一样,拥有这美好的时光,享尽长久的欢愉呢?
我曾经听闻这份情感已久,
想要亲眼见到,却已是消瘦无力。
四处寻觅却无所遇,空自回首往昔。
征途上难以驻足,坐在马背上想念那冰清的姿态。
寄托我的思念,南归时更要趁着酴醿美酒。
“千秋岁”作为词牌名,常用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诗中提到的“名花柳”可以引申为春天的象征,生机盎然,代表着青春与美好。
曹勋,字子渊,号景山,南宋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表现对爱情、人生的感慨,风格清新脱俗。
“千秋岁”写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推崇词作之际,诗中情感真挚,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
《千秋岁》一词,整首诗以洞房新婚的美好场景为起点,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爱情的甜蜜。然而,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却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之情。诗中“我昔闻名久”一句,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但随之而来的“欲见成消瘦”则揭示了现实的无奈与失落。诗人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感受到爱情的短暂与生命的流逝。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沧桑感,令读者在感受美好之余,也不禁生出几分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新婚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珍视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失落的惋惜。
意象词汇:
《千秋岁》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洞房”象征什么?
诗中“欲见成消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