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7:52
题凌云寺
作者: 司空曙 〔唐代〕
春山古寺绕沧波,
石磴盘空鸟道过。
百丈金身开翠壁,
万龛灯焰隔烟萝。
云生客到侵衣湿,
花落僧禅覆地多。
不与方袍同结社,
下归尘世竟如何。
在春天的山中,古老的寺庙环绕着碧蓝的水波,
石阶盘旋而上,鸟儿从空中飞过。
百丈高的佛像矗立在青翠的壁上,
万千灯光的焰火在烟雾缭绕的藤蔓间闪烁。
云雾弥漫,客人到来衣服都被打湿,
花瓣落下,覆盖了僧人的禅房。
我不愿与僧人同结教派,
回到尘世,我又该如何自处呢?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及的“金身”与佛教的信仰有关,表达了诗人对宗教和内心世界的思考。
司空曙,唐代诗人,擅长描写山水,情感细腻,语言清新,被誉为“山水诗人”。其作品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春季,诗人游览凌云寺,受到自然与宗教的启发,表达了对尘世与宗教生活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超脱的精神追求。
《题凌云寺》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人在春山古寺的游历中,引发了对人生和宗教的思考。从开头的自然景色描写,到后面的内心独白,诗人将外界的美与内心的烦恼相结合,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古寺的景色,春山环绕,水波荡漾,鸟儿飞过,营造出一种恬静而美好的氛围。这里的意象不仅传达了自然的优美,也暗示了宗教的宁静。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感受到云雾的湿润和花瓣的落下,似乎在暗示一种无常和流逝,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禅宗的思考。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他不愿意与僧人同结社,反而想要回归尘世,这一反差表现了诗人对于宗教和世俗生活的深刻思考与选择的困难。整首诗在宁静中透出对人生的疑惑,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内心与外界的冲突,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人与内心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反思与对心灵归宿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与思考的精神。
诗中提到的“百丈金身”指的是什么?
诗人表达了对尘世的什么样的情感?
“不与方袍同结社”中的“方袍”指的是什么?
这些书籍将为进一步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提供丰富的资料和背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