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与成父自信同舟到饶分路而别以诗送之三首》

时间: 2025-04-26 06:21:21

诗句

我自飘零更汝居,贱贫骨肉不相收。

马家堤上休停骑,愁有居民说故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1:21

原文展示:

与成父自信同舟到饶分路而别以诗送之三首 赵蕃 〔宋代〕

我自飘零更汝居,贱贫骨肉不相收。 马家堤上休停骑,愁有居民说故侯。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独自飘零,而你安居,我们虽是骨肉至亲,却因贫贱不能相助。在马家堤上,请不要停下你的马,因为那里的居民可能会说起我这个曾经的贵族,让我感到忧愁。

注释:

字词注释:

  • 飘零:指生活不安定,四处流浪。
  • 汝居:你安居。
  • 贱贫:贫穷且地位低下。
  • 骨肉:指亲人。
  • 不相收:不能互相帮助。
  • 马家堤: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停骑:停下马匹。
  • 故侯:曾经的贵族。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与当时居住在江西的韩淲 (号涧泉),因为诗名相当,被称为“二泉”。赵蕃的诗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与成父自信同舟到饶分路而别时所作,表达了自己飘零的生活状态和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过去贵族身份的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己和亲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渴望和对过去身份的忧愁。首句“我自飘零更汝居”,直接点出了作者与亲人的不同生活境遇,飘零与安居形成鲜明对比。次句“贱贫骨肉不相收”,进一步强调了因贫贱而不能相助的无奈。后两句“马家堤上休停骑,愁有居民说故侯”,则通过一个具体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贵族身份的忧愁,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具体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理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我自飘零更汝居”,通过“我自飘零”和“更汝居”的对比,表达了作者与亲人的不同生活状态。
  • 次句“贱贫骨肉不相收”,用“贱贫”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用“骨肉不相收”表达了因贫贱而不能相助的无奈。
  • 后两句“马家堤上休停骑,愁有居民说故侯”,通过一个具体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贵族身份的忧愁,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我自飘零”和“更汝居”的对比,突出了作者与亲人的不同生活状态。
  • 拟人:用“骨肉不相收”拟人化地表达了因贫贱而不能相助的无奈。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亲情的渴望和对过去身份的忧愁,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飘零:象征作者不安定的生活状态。
  • 贱贫:象征作者贫穷且地位低下的生活状态。
  • 骨肉:象征亲人之间的亲情。
  • 马家堤:象征一个具体的场景,引发作者对过去身份的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飘零”指的是什么? A. 生活不安定,四处流浪 B. 心情忧郁 C. 身体不适 D. 失去亲人

  2. 诗中的“骨肉不相收”表达了什么? A. 亲人之间不能相助 B. 亲人之间关系疏远 C. 亲人之间没有感情 D. 亲人之间不能相见

  3. 诗中的“故侯”指的是什么? A. 曾经的贵族 B. 曾经的官员 C. 曾经的将军 D. 曾经的文人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淲的《涧泉日记》:与赵蕃并称“二泉”,其作品风格相近,可以相互参照。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其他作品,如《章泉稿》中的诗作,可以与这首诗进行对比,了解其创作风格和主题思想的变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章泉稿》:赵蕃的诗集,收录了其大部分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梅林春信 静庵山居 藏春峡 诀别偈 晓发 读柳子厚榕叶满庭诗适闲云持萤火见示因赠 冬日过山村 述怀 咏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拜相封侯 釆字旁的字 人心齐,泰山移 一口所敌 黑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木俑 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对嘴对舌 蜂舞并起 卝字旁的字 轻鸾 暠暠 远礼 避世金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