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与契兄》

时间: 2025-07-26 07:16:57

诗句

因怀碧云友,发兴青林端。

要尽深幽趣,浑忘下上难。

泉声流咽绝,松韵响高寒。

久作庐山别,疑从梦境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07:16:57

原文展示:

与契兄 赵蕃 〔宋代〕 因怀碧云友,发兴青林端。 要尽深幽趣,浑忘下上难。 泉声流咽绝,松韵响高寒。 久作庐山别,疑从梦境看。

白话文翻译:

因为怀念碧云中的朋友,我在青林的尽头发起兴致。 想要尽情体验深幽的趣味,完全忘记了上下攀登的困难。 泉水的声音流动着,几乎听不见,松树的韵律在寒冷中回响。 长时间离开庐山,感觉这一切像是梦中的景象。

注释:

字词注释:

  • 碧云友:指远方的友人,因云彩常被用来比喻远隔的朋友。
  • 发兴:发起兴致,产生兴趣。
  • 青林端:青翠的树林的尽头。
  • 深幽趣:深邃幽静的趣味。
  • 浑忘:完全忘记。
  • 泉声流咽绝:泉水流动的声音几乎听不见。
  • 松韵响高寒:松树的声音在寒冷中回响。
  • 庐山别:离开庐山。
  • 疑从梦境看:感觉像是从梦中看到的景象。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南塘,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此诗可能是在离开庐山后,怀念友人时所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诗人离开庐山后,怀念远方的友人,同时对自然景色产生深刻感慨时所作。诗中通过对深幽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的赞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青林深处怀念远方友人的情景。诗中“碧云友”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暗示了友人的遥远。诗人通过对“泉声流咽绝,松韵响高寒”的细腻描绘,传达了深幽的自然之美和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慨。最后两句“久作庐山别,疑从梦境看”,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恍惚感,使整首诗充满了梦幻般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因怀碧云友,发兴青林端”,表达了诗人因怀念远方友人而在青林尽头发起兴致。
  • 第二句“要尽深幽趣,浑忘下上难”,诗人想要尽情体验深幽的趣味,完全忘记了上下攀登的困难。
  • 第三句“泉声流咽绝,松韵响高寒”,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深幽的自然之美和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慨。
  • 最后两句“久作庐山别,疑从梦境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恍惚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碧云友”比喻远方的友人。
  • 拟人:“泉声流咽绝”和“松韵响高寒”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 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云:远方的友人。
  • 青林:深幽的自然景色。
  • 泉声:自然的声音。
  • 松韵:自然的韵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碧云友”指的是什么? A. 远方的友人 B. 碧云寺的和尚 C. 诗人的亲人 D. 诗人的老师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友人的怀念 C. 对战争的厌恶 D. 对政治的失望

  3. 诗中的“泉声流咽绝”描绘了什么? A. 泉水的声音几乎听不见 B. 泉水的声音很大 C. 泉水的声音很清脆 D. 泉水的声音很悠扬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与赵蕃的《与契兄》相比,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表达了对庐山的赞美和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人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重叹 重荣桧 重过清虚庵 重泊杨港 忠勇庙 栀子花 真珠泉 赵南康可斋築屋武康孟保园池乔木极有思致东 乍热 乍归信笔写兴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糸字旁的字 包含丈的成语 魚字旁的字 怅怅不乐 因小见大 马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包含尔的成语 秋行夏令 卓诡不伦 百废具作 包含剥的词语有哪些 随辈 忍心害理 不辨龙蛇 颂德歌功 歃血为誓 三框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