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楼》

时间: 2025-05-02 19:46:55

诗句

百尺重城际,千寻大道隈。

汉宫井干起,吴国落星开。

笛怨绿珠去,箫随弄玉来。

销忧聊暇日,谁识仲宣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6:55

原文展示:

百尺重城际,千寻大道隈。
汉宫井干起,吴国落星开。
笛怨绿珠去,箫随弄玉来。
销忧聊暇日,谁识仲宣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高楼大厦之间的繁华景象与历史遗迹。百尺高的城墙之间,千里长的道路蜿蜒而行,汉朝的宫廷之井如今已干涸,而吴国的星辰却在重新绽放。笛声中流露着对绿珠(王嫱)的怨念,而箫声则伴随着弄玉(王嫱的传说人物)而来。消解忧愁的日子虽说是闲暇,但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仲宣(李峤的别号)的才华呢?

注释:

  • 百尺重城际:指高耸的城墙之间。
  • 千寻大道隈:形容宽阔的道路曲折蜿蜒。
  • 汉宫井干起:汉朝宫廷的井水已经干枯。
  • 吴国落星开:吴国的繁荣再次显现。
  • 笛怨绿珠去:笛声中流露对绿珠(王嫱)的思念。
  • 销忧聊暇日:消解忧愁的日子。
  • 仲宣才:仲宣为李峤的号,意指他的才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峤(约708-765),字仲宣,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和社会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盛世,反映了当时繁荣的城市生活,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个人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李峤的《楼》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诗作。诗中描绘了宏伟的城市景象与历史的沧桑,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辉煌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开头两句以“百尺重城”和“千寻大道”描绘壮丽的城市景观,体现了唐代的繁华。而接下来的“汉宫井干起,吴国落星开”则对比了历史的兴衰,汉朝的辉煌与吴国的再次崛起,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无常。笛声与箫声的交替象征着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对当下的思索,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两句则引导读者思考,在这样一个繁华的世界中,真正理解与欣赏诗人才能的又有几人?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李峤对艺术与生活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百尺重城际:描绘高大的城墙,显示城市的壮丽。
    • 千寻大道隈:形容道路的宽广与曲折,暗示生活的复杂。
    • 汉宫井干起:历史的遗迹,象征着曾经的繁华已成往事。
    • 吴国落星开:吴国的复兴,暗示着新的希望。
    • 笛怨绿珠去:笛声中隐含着对失去的思念。
    • 箫随弄玉来:音乐的悠扬,象征着优雅的生活。
    • 销忧聊暇日:诗人试图消解烦恼。
    • 谁识仲宣才:感慨自己才华的孤独。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汉宫井干起,吴国落星开”,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笛、箫等乐器意象丰富,表现出情感的多样性。
  •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感慨,表达了对繁华与衰落、对艺术与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繁华与历史。
  • :代表着过去的辉煌,现已干涸。
  • :象征着希望与复兴。
  • 笛与箫:代表着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峤的别号是什么?

    • A. 仲宣
    • B. 绿珠
    • C. 弄玉
  2. 诗中提到的“汉宫井干起”表达了什么?

    • A. 汉朝的繁荣
    • B. 历史的衰落
    • C. 未来的希望
  3. 笛声与箫声分别象征什么?

    • A. 过去与未来
    • B. 失去与希望
    • C. 音乐与舞蹈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感慨。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自然与生活的哲理。

诗词对比

  • 李峤的《楼》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高楼的壮丽,但李峤更侧重于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而王之涣则更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李峤诗集解析》

相关查询

谢橘洲人寄橘 浮云行 宜春江上寄仰山长老二首 杂曲歌辞 升天行 谢人惠丹药 酬元员外见寄 吊汨罗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 其十一 湘中春兴 岁暮江寺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诞的词语有哪些 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得之见 拿印把儿 察收 神瀵 一穷二白 卤莽 羽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优游自适 竖心旁的字 包含痍的词语有哪些 草率了事 知津 包含忤的词语有哪些 前合后偃 匸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