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6:16
燕
——李峤
天女伺辰至,玄衣澹碧空。
差池沐时雨,颉颃舞春风。
相贺雕阑侧,双飞翠幕中。
勿惊留爪去,犹冀识吴宫。
天上的仙女在等待吉时到来,身着黑衣的她在碧蓝的天空中轻盈飘荡。偶尔沐浴在春雨中,翩翩起舞于温暖的春风里。旁边的雕栏边有人在庆贺,双双飞舞的燕子在翠绿的帷幕中穿梭。不要惊扰它们,让它们安然离去,仍然希望能识别那遥远的吴宫。
李峤(约 690-751),字子华,号青莲,唐代著名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重用。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情感。
这首诗作成于唐代,正值诗歌繁荣时期。诗人借燕子飞舞的意象表达对春天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燕子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吉祥,诗人通过描绘燕子的飞舞,寄托了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李峤的《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燕子飞舞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轻盈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首联“天女伺辰至,玄衣澹碧空”通过天女的形象引入,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差池沐时雨,颉颃舞春风”,则将春雨与春风的柔和结合,描绘出春天生机盎然的画面。第三联“相贺雕阑侧,双飞翠幕中”则是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燕子飞舞的形象与庆贺的氛围巧妙结合,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最后一句“勿惊留爪去,犹冀识吴宫”则转入对燕子的温柔告别,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在整首诗中,李峤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他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忱。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燕子飞舞的场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燕子不仅是春天的使者,它们的飞舞更象征着自由与快乐,体现了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诗中“天女”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吴宫”代表什么?
诗中“颉颃舞春风”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李峤的《燕》与杜甫的《春望》在描绘春天的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李峤更注重描绘燕子自由翱翔的轻盈感,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春天的感慨。两者在风格与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不同的诗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