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8:16
玉塞边烽举,金坛庙略申。
羽书资锐笔,戎幕引英宾。
剑动三军气,衣飘万里尘。
琴尊留别赏,风景惜离晨。
笛梅含晚吹,营柳带馀春。
希君勒石返,歌舞入城闉。
在边疆烽火燃起的地方,金坛的庙宇略显清冷。
飞书传递了急切的消息,军营中迎接了英俊的宾客。
剑光闪烁,激荡起三军的士气,衣袂飘扬,带起万里尘埃。
琴台上留别的酒宴,风景恍惚,令人惜别的清晨。
笛声悠扬,梅花在傍晚中轻声吹奏,营中的柳树依旧带着春意。
希望你能铭刻这份情意,归来时能歌舞入城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峤(约 694—758),字君羲,号少微,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律诗,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人生哲理以及边塞生活。
创作背景: 《送骆奉礼从军》创作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前夕,国家局势动荡,士兵们纷纷征战,诗人以此诗表达对朋友骆奉礼的送别之情,寄托了对他前途的祝福以及对战争的忧虑。
《送骆奉礼从军》是一首充满豪情与悲伤的送别诗。李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疆的烽火和士兵的壮志,展现了唐代士人对国家和战友的责任感。诗的开头用“玉塞边烽举”描绘出战争的紧张氛围,紧接着“金坛庙略申”则透露出一种对神明的祈愿,展现了对战斗的敬畏与不安。
在描绘士兵出征的情景时,诗人用“剑动三军气,衣飘万里尘”展现了士兵们昂扬的斗志与战场的壮阔,画面感极为强烈。而“琴尊留别赏,风景惜离晨”则转向送别的柔情,表现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后半部分“希君勒石返,歌舞入城闉”则寄托了诗人对骆奉礼平安归来的美好期许,既有对战争的忧虑,也有对未来的期盼,表现了复杂的情感交织。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雄浑的气势,又有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朋友的深情送别与对战争的担忧,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展现出诗人对友情、战斗与归来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文化内涵,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玉塞”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羽书”是用__写成的信。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骆奉礼归来的期待。(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