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6:44
原文展示:
拟将身计入扁舟,纵得三公不黑头。 病体已轻休赋鵩,机心如动辄惊鸥。 强看吴野江山醉,肯为春风花草愁。 所向乾坤皆客寓,可能与我更迟留。
白话文翻译:
我打算乘着小船隐居,即使成为三公也不会让头发变白。 病体已经好转,不再写悲伤的诗;心机一动,就会惊扰水鸥。 勉强欣赏吴地的山水,不愿为春风中的花草忧愁。 无论去到哪里,天地间都像是客栈,也许我会更久地停留。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蔡襄对孙推官的和诗,孙推官的原诗内容不详。蔡襄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隐逸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首联以“扁舟”象征隐居,与“三公”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即使身居高位也不如隐居自在。颔联通过“赋鵩”和“惊鸥”两个典故,进一步强调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官场生活的纷扰。颈联和尾联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扁舟”象征什么? A. 官场生活 B. 隐居生活 C. 旅行生活 答案:B
“赋鵩”典故出自哪里? A. 《庄子·逍遥游》 B. 《诗经》 C. 《论语》 答案:A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隐居生活 C. 旅行生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