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别张贾》

时间: 2025-04-30 15:42:35

诗句

束简下高阁,买符驱短辕。

故人惜分袂,结念醉芳樽。

切切别思缠,萧萧征骑烦。

临归无限意,相视却忘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2:35

别张贾

作者: 韦夏卿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束简下高阁,买符驱短辕。
故人惜分袂,结念醉芳樽。
切切别思缠,萧萧征骑烦。
临归无限意,相视却忘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张贾离别的场景。诗人将信笺放下,坐在高阁之上,买下符咒以驱走短暂的离别。老朋友之间惜别之情,醉饮芳香的酒樽。离别之际,思念缠绵,征途上的骑马声响让人烦扰。临近归程,心中有说不尽的情意,彼此对视却无言以对。


注释:

字词注释:

  • 束简: 指捆绑的信件,象征着书信的传递。
  • 高阁: 高处的楼阁,代表着诗人心情的高远。
  • 买符: 指购买符咒,古代有驱邪避灾的象征。
  • 分袂: 离别,分别的意思。
  • 芳樽: 美酒,象征着欢聚时光的美好。

典故解析:

  • 高阁: 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象征高远的志向或情感的深邃。
  • 醉芳樽: 指饮酒助兴,古人常以酒会友,酒中情谊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夏卿,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丽,擅长抒发离愁别恨及对友人的情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与朋友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感情与离别时的惆怅,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重视友情与情感的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与张贾之间深厚的友情。首联“束简下高阁”,既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又暗示了诗人对友人寄托的期望与思念。接下来的“买符驱短辕”则通过购买符咒的行为,体现了诗人对短暂离别的不舍和希望能够顺利的愿望。第三联“切切别思缠”,情感愈发浓烈,思念的缠绵让人难以自已,反映出离别时的心情纠结。而“萧萧征骑烦”则生动地传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烦恼。最后两句“临归无限意,相视却忘言”,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虽然有着无限的情感,却因离别的难言而显得更加沉重。全诗情感真挚,意蕴深远,展示了唐代诗人的高雅情操与深厚的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束简下高阁: 诗人将书信放下,心情沉重,高阁象征着离别的高远与无奈。
  • 买符驱短辕: 购买符咒象征着对短暂离别的无奈与期望。
  • 故人惜分袂: 表达朋友之间对离别的不舍。
  • 结念醉芳樽: 借酒消愁,体现出深厚的友情。
  • 切切别思缠: 离别情思缠绕心头,情感愈加浓烈。
  • 萧萧征骑烦: 征途的孤独与烦恼,增添离别的沉重感。
  • 临归无限意,相视却忘言: 最后表达了即将分别的无奈,尽管有千言万语,但在离别时却无从倾诉。

修辞手法:

  • 比喻: “买符”隐喻希望能驱散离别的愁苦。
  • 对仗: 诗中对仗工整,形成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场景,表达了深厚的友谊与离别时的愁苦,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情感的深刻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束简: 书信,象征着情感的联系。
  • 高阁: 代表着高远的情感与思念。
  • 芳樽: 表达欢聚的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束简”指的是什么?

    • A) 离别
    • B) 信件
    • C) 酒樽
    • D) 骑马
  2.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A) 书信
    • B) 饮酒
    • C) 旅行
    • D) 咏唱
  3. “相视却忘言”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开心
    • B) 无奈
    • C) 愤怒
    • D) 惊讶

答案:

  1. B) 信件
  2. B) 饮酒
  3.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 同样表达了思念与离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家庭关系。
  • 李白《送友人》: 主题与《别张贾》相似,均表现了朋友间的离别情感,但李白的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韦夏卿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秋 偶成 留别句容簿 锁窗寒 送友之吴门 题阮希圣东湖 其三 题阮希圣东湖 其二 题阮希圣东湖 其一 东鹜山石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点底的字 成败论人 单人旁的字 中立主义 不竭之府 隶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成证 洽购 毛发倒竖 永锡不匮 剌塔 人老心不老 包含钺的成语 龙字旁的字 经久不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