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跋仰老小画二轴 其一》

时间: 2025-04-26 03:28:52

诗句

秀韵凌虚玉鍊颜,苍官偃亚碧琅玕。

只应中夕萧骚月,相对一庭风露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8:52

原文展示:

跋仰老小画二轴 其一 曹勋 〔宋代〕 秀韵凌虚玉鍊颜,苍官偃亚碧琅玕。只应中夕萧骚月,相对一庭风露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景象,其中“秀韵凌虚玉鍊颜”形容画中人物的美丽如同经过炼制的玉石,超凡脱俗;“苍官偃亚碧琅玕”中的“苍官”指松树,“偃亚”表示松树的姿态,“碧琅玕”形容松树如同碧玉般的竹子。后两句“只应中夕萧骚月,相对一庭风露寒”则表达了在深夜月光下,与松树相对,感受到庭院中风露的寒意。

注释:

  • 秀韵:美丽的风韵。
  • 凌虚:超越尘世,形容高洁。
  • 玉鍊颜:经过炼制的玉石般的容颜。
  • 苍官:指松树。
  • 偃亚:倾斜的样子。
  • 碧琅玕:碧玉般的竹子。
  • 中夕:深夜。
  • 萧骚:形容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 风露寒:指夜晚的风和露水带来的寒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为仰老的两幅小画所作的跋,表达了对画中景物的赞美和对夜晚宁静氛围的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观赏仰老的两幅小画后所作,通过诗中的描绘,可以看出曹勋对画中景物的深刻理解和情感投入。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画中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首句以“秀韵凌虚”形容画中人物的超凡脱俗,次句以“苍官偃亚”描绘松树的姿态,形成了一种高洁与坚韧并存的意境。后两句则通过“中夕萧骚月”和“相对一庭风露寒”的描绘,传达了深夜的宁静与寒意,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清冷的夜晚,感受到画中的氛围和诗人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秀韵凌虚玉鍊颜”:形容画中人物的美丽如同经过炼制的玉石,超凡脱俗。
  • 次句“苍官偃亚碧琅玕”:以“苍官”指松树,“偃亚”表示松树的姿态,“碧琅玕”形容松树如同碧玉般的竹子。
  • 后两句“只应中夕萧骚月,相对一庭风露寒”:表达了在深夜月光下,与松树相对,感受到庭院中风露的寒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鍊颜”比喻画中人物的美丽。
  • 拟人:如“苍官偃亚”将松树拟人化,赋予其姿态。
  • 对仗:如“秀韵凌虚”与“苍官偃亚”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画中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夜晚宁静氛围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情感投入。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秀韵、凌虚、玉鍊颜、苍官、偃亚、碧琅玕、中夕、萧骚月、风露寒。
  • 详细解释:这些词汇共同构建了一个夜晚的宁静与美丽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传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夜晚宁静氛围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苍官”指的是什么? A. 松树 B. 竹子 C. 梅花 D. 兰花

  2. 诗中的“玉鍊颜”用来形容什么? A. 松树 B. 竹子 C. 画中人物 D. 月亮

  3. 诗中的“中夕萧骚月”表达了什么? A. 白天的热闹 B. 夜晚的宁静 C. 清晨的清新 D. 黄昏的美丽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日的描绘,传达了宁静与超脱的情感。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西林壁》与曹勋的这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宁静氛围的感受,但苏轼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直接赞美,而曹勋的诗则更多地通过画中景物的描绘,传达了更深层次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曹勋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莫愁 忆住一师 吴宫 赠刘司户蕡 房中曲 春风 楚吟 岳阳楼 汉宫词 题汉祖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应箓受图 珠绕翠围 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条结尾的成语 衣钵相传 援翰 铛脚政 頁字旁的字 回面 二字旁的字 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平奏 掩耳盗铃 髟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递驮 所在多有 包含裸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