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3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1:02
原文展示:
英石多斧凿,司石殊怯脆。拳然太湖出,始有岩壑意。弹窝数峰绿,欲与仇池对。永念灵壁巧,嵌空劳梦寐。
白话文翻译:
英石多经斧凿,司石显得特别脆弱。只有从太湖中自然形成的石头,才具有岩壑的意境。弹窝处的几座山峰绿意盎然,仿佛要与仇池相对。我永远怀念灵壁的巧妙,那嵌空的景象让我梦寐以求。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表达个人情感。这首《山居杂诗九十首》是他隐居时期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工雕琢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勋隐居时期的作品,通过对不同石头的描述,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工雕琢的批判。在宋代,文人雅士对奇石的收藏和欣赏成为一种风尚,曹勋在这首诗中通过对石头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不同石头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首句“英石多斧凿”直接点出了人工雕琢的痕迹,而“司石殊怯脆”则暗示了天然石头的脆弱和珍贵。接下来的“拳然太湖出,始有岩壑意”则赞美了太湖石的自然之美,认为只有这样的石头才能体现出岩壑的意境。后两句通过对弹窝和灵壁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向往和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通过对石头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工雕琢的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不同石头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工雕琢的反思。作者认为只有自然形成的石头才能体现出真正的岩壑意境,而对人工雕琢的石头则持批判态度。整首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英石”是指什么? A. 经过人工雕琢的石头 B. 天然石头 C. 太湖石 答案:A
作者认为哪种石头最能体现出岩壑的意境? A. 英石 B. 司石 C. 太湖石 答案:C
诗中提到的“仇池”是指什么? A. 地名,以山川秀美著称 B. 石头的一种 C. 人工雕琢的痕迹 答案:A
作者对人工雕琢的石头持什么态度? A. 赞美 B. 批判 C. 无所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