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1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12:09
代应二首 李商隐
沟水分流西复东,
九秋霜月五更风。
离鸾别凤今何在,
十二玉楼空更空。
昨夜双钩败,
今朝百草输。
关西狂小吏,
惟喝绕床卢。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沟水向西流又向东流,九月的霜月伴随着五更的寒风。离别的鸾鸟和凤鸟如今何在?十二层的玉楼空荡荡的,显得更加空虚。昨夜的双钩已经败坏,今朝的百草已然凋谢。关西的狂妄小吏,只会在床边呼喝,显得无能为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风细腻,情感丰富,擅长用典和寓意,作品多描写爱情、人生、历史等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商隐的晚年,正值他仕途坎坷、情感孤独之时。诗中流露出对于离别、失落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李商隐的《代应二首》展现了他深邃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技巧。本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浓烈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开头两句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沟水的流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九秋的霜月与晨风则暗示了生命的冷酷与无情。接下来的两句通过离鸾别凤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失去爱情的思念与悲伤,尤其是“十二玉楼”,更是突显了繁华背后的空虚和无奈。
在后半部分,李商隐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人世的无情进行了更为直接的抒发,尤其是“昨夜双钩败,今朝百草输”,不仅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是对现实的无力感的深刻反思。最后提到的“小吏”,更是对官场之人无能与庸俗的嘲讽,显示了他对社会的失望与愤懑。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使得诗歌既有视觉的美感,也充满了情感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与对人生感慨的反思,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无奈,展现了李商隐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沟水分流”意指什么?
A. 自然景象
B. 人生选择的变化
C. 爱情的流失
D. 社会的变迁
“离鸾别凤”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期待
诗中“小吏”是用来象征什么?
A. 有能之士
B. 平庸无能的官员
C. 忍耐的人
D. 诗人的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商隐与杜甫在描绘秋天的景象时,李商隐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在诗中更多地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李商隐的细腻与杜甫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