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1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12:15
旧隐无何别,归来始更悲。
难寻白道士,不见惠禅师。
草径虫鸣急,沙渠水下迟。
却将波浪眼,清晓对红梨。
我在隐居时与世隔绝,离别之情难以言表,归来后却更感悲伤。难以寻觅那位白道士,连惠禅师也不见踪影。小路上虫鸣声急促,沙渠里的水流却缓慢而迟滞。只好对着波浪的眼睛,清晨时分与红梨静静对望。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意象丰富而被后世推崇。李商隐的诗多涉及爱情、人生哲理以及对社会的思考,风格常带有朦胧与感伤。
《归来》创作于李商隐隐居生活的晚期,诗中反映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思考,以及在归来后对人生、友人的思念和内心的孤寂感。
《归来》是李商隐的一首富有深意的诗作,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惆怅与无奈。诗的开头“旧隐无何别,归来始更悲”,以极简的语言揭示了作者隐居生活的孤独与离别的苦楚,归来后的悲伤更是加重了这种感受。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高人白道士和惠禅师的渴望,仿佛在追求一种精神寄托。
“草径虫鸣急,沙渠水下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急切对比,虫鸣的急促与水流的迟缓形成鲜明对照,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焦虑。最后两句“却将波浪眼,清晓对红梨”,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波浪的眼睛与红梨的对望,既是对美的感叹,也是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李商隐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归来的感伤、对高人智慧的渴求以及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白道士”象征什么?
A) 友人
B) 智慧与指导
C) 孤独
“草径虫鸣急,沙渠水下迟”的含义是什么?
A) 生命的活力与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宁静
C) 诗人的快乐
诗人对“惠禅师”的渴望体现了什么?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C) 对名利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