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2:31
岳阳楼
巴陵城上岳阳楼,
楼外长江日夜流。
残雨数峰衡岳晓,
暮云孤树洞庭秋。
仙人夜奏沙边笛,
估客春移树杪舟。
十二危阑闲极目,
满汀杨柳不胜愁。
在巴陵城的岳阳楼上,
楼外长江日夜奔流。
晨曦中残雨洒落在几座衡岳山峰上,
傍晚时分孤零零的树木映衬着洞庭湖的秋色。
仙人夜晚在沙滩边吹奏笛子,
客商的船儿随着春天的到来逐渐靠近树梢。
我站在十二层的栏杆旁悠闲地远望,
满滩的杨柳让我倍感愁苦。
高濲,明代诗人,生平不详。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岳阳楼》创作于岳阳楼,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该诗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写成,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岳阳楼》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古诗,诗中以岳阳楼为起点,描绘了长江的壮阔与自然的清幽。开篇即引入地名,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长江日夜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无尽与生命的流转。接着,诗人通过“残雨数峰”与“暮云孤树”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晨与傍晚、孤独与淡淡忧伤的情绪,令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思念的愁苦。
诗中“仙人夜奏沙边笛”和“估客春移树杪舟”的对比,传达了人与自然、世俗与超然的交织,构建出一种独特的意境。最后两句“十二危阑闲极目,满汀杨柳不胜愁”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站在高处远望,感受到满滩杨柳的愁苦,似乎在诉说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过往的惆怅。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了高濲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展现了人与自然、世俗与超然之间的关系。
岳阳楼位于哪个城?
诗中提到的水域是什么?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