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8:30
千古鸿文归选手,
危楼百尺昔传萧。
偶来净域分经卷,
又见高台接斗杓。
贝叶一编参上座,
烟花三月话南朝。
祇今古寺空山里,
梵呗钟声自暮朝。
古往今来的伟大文献都归于有才之士,而那些高楼大厦里曾经传唱的乐曲也都成了往事。我偶尔来到这清净的地方,翻阅经典的经卷,又看到高台与斗杓相接。贝叶经书一卷卷地安放在上座,春暖花开的三月里,我与人谈论南朝的往事。如今这古老的寺庙静静地坐落在空山之间,梵音和钟声在黄昏与清晨交融回响。
石葆元,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有关他的资料主要通过诗歌传世。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对山水、古寺和文化的向往与思考。
《分经台》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传承与思考。诗中描绘的清净环境和历史典故,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对历史的怀念。作品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与反思。
《分经台》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诗作,诗人在其中通过描绘古代的伟大文献和清净的环境,表达了对古文化的敬仰与追忆。开篇提到“千古鸿文归选手”,不仅展现了文人对历史文献的重视,也暗含了对当代文人的期待。接着,诗人描绘了昔日高楼传唱的乐曲,仿佛在回忆曾经繁盛的文化景象。然后,诗人偶然来到一个清净的地方,翻阅经典,经卷的分开象征了知识的传承和交流。高台与斗杓的结合,暗示着人与天地的联系,体现了人对宇宙的思考。
而后,贝叶经书的提及,表明了文化的载体与传播,春暖花开谈论南朝,展现了人与历史的对话。最后一句“祇今古寺空山里,梵呗钟声自暮朝”,则以宁静的寺庙和悠扬的钟声,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传达出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以及对当下清净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古文化的思考与怀念,表达了对历史传承的敬仰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文人对文化的追求与反思。
“千古鸿文”指的是什么?
A. 现代文献
B. 伟大的古代文献
C. 当前流行的文化
“危楼百尺”描述的是什么?
A. 一座矮楼
B. 高耸的楼阁
C. 一座废弃的建筑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现代生活的向往
B. 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敬仰
C. 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对比《分经台》和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但《分经台》更侧重于文化的传承,而《登高》则强调人生的无常与悲伤。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宁静优雅,后者则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