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月初十日值宿玉堂七绝》

时间: 2025-05-06 02:24:30

诗句

窗外茶梅几树斜,薄寒生意已萌芽。

主人不作明朝计,愁绝无因见放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4:30

原文展示:

窗外茶梅几树斜,薄寒生意已萌芽。
主人不作明朝计,愁绝无因见放花。


白话文翻译:

窗外的茶梅树斜斜地生长着,微薄的寒意已经让新芽萌发。
主人没有为明天的事情做打算,愁苦得没有理由去看花儿开放。


注释:

  • 窗外:指窗外的景象。
  • 茶梅:一种植物,春季开花,花色美丽。
  • 薄寒:轻微的寒意。
  • 生意:指生机、活力,通常形容植物的生长状态。
  • 明朝:指第二天。
  • :计划、打算。
  • 愁绝:愁苦到极点。
  • 放花:花开放。

典故解析:

无明显典故,但可理解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仲明,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工于诗、词,尤其擅长绝句。他的诗风清新雅致,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表达了个人的孤独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九月初十日值宿玉堂七绝》展示了秋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以“窗外茶梅几树斜”引入,描绘了窗外茶梅树的姿态,给人以生动的视觉印象。接着“薄寒生意已萌芽”,进一步传递出秋寒的气息,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也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新生。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转向内心的独白,“主人不作明朝计”,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似乎在暗示主人内心的忧虑与愁苦。最后一句“愁绝无因见放花”则是对这种情感的进一步深化,诗人因无法看到花开而感到绝望,花的盛开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忧虑。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窗外茶梅几树斜:窗外的茶梅树生长得有些倾斜,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薄寒生意已萌芽:微薄的寒气中,植物的新芽开始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主人不作明朝计:主人并没有为明天的事情做打算,表达了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
    • 愁绝无因见放花:愁苦到极点,因看不到花开而感到绝望,体现了一种对未来的忧虑。
  2. 修辞手法

    • 拟人:茶梅树的生长状态被赋予生命,表现自然的生机。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的结构相对称,形成了一种和谐美感。
  3.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折射出深沉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 茶梅:象征着生命与希望,春天的花开常常被视为美好的象征。
  • 薄寒:代表着季节的变化,带有一种隐隐的忧伤。
  • 愁绝:体现了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茶梅”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生命
    • C. 绝望
    • D. 未来
  2. 诗中提到的“薄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迷茫
    • C. 忧伤
    • D. 愤怒
  3. 诗人为何“愁绝无因见放花”?

    • A. 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 B. 觉得花开不美
    • C. 对花不感兴趣
    • D. 认为花开太慢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较,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反映,但刘克庄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杜甫则更多表现了对社会的忧虑。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无酒亦不登高倚韵答赵克正大司寇 九日 九日𤀌川庄登高高明 九日幽居书怀 九日诸人集於资福阁次高季应韵三首 九日与客登凤凰山酌涌金泉泛舟西归 九日宴集懋社十首 其四 九日登凤凰台 九日亭 九日次杜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鬥字旁的字 羊贪狼狠 缩手缩脚 草率了事 豸字旁的字 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郑成功 燕尔新婚 庐帐 用字旁的字 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虎体元斑 足字旁的字 包含哥的词语有哪些 左紫 鳥字旁的字 胆战心寒 八十天环游地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