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赵知监惠牡丹二首》

时间: 2025-05-06 15:01:00

诗句

远冲岚雾香如故,再照春阳色转红。

亲手满瓶添净水,一时回献梵王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5:01:00

原文展示

赵知监惠牡丹二首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远冲岚雾香如故,再照春阳色转红。
亲手满瓶添净水,一时回献梵王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的美丽与芬芳,虽然经过远方的山雾,花香依旧如故。当春阳再次照耀时,牡丹的颜色愈发鲜艳。诗人亲手为花瓶添上清水,象征着他将这美丽的花回赠给佛教的梵王宫。

注释

  • 远冲:远处的冲击,指远方的山峦。
  • 岚雾:山间的雾气,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香如故:香气依然如往常一样。
  • 再照:再次照耀。
  • 春阳:春天的阳光。
  • 色转红:花色变得更加鲜艳。
  • 亲手:亲自来做。
  • 满瓶添净水:为花瓶加满清水。
  • 回献梵王宫:将美丽的花回赠给梵王宫,象征着一种奉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是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风格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情感真挚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正值牡丹盛开之时,诗人通过对牡丹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首句“远冲岚雾香如故”将读者带入一个朦胧而香气四溢的自然环境,生动地描绘了牡丹在远山雾气中的景象,诗人用“香如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恒常性与珍贵感。接下来的“再照春阳色转红”则通过春阳的照耀,进一步渲染了牡丹的色彩,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亲手为花瓶添水的细节,既是对牡丹的呵护,也是对美的珍惜,表现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感悟与回馈。最后一句“回献梵王宫”则将这个自然之美与宗教文化结合在一起,显示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重,以及通过奉献来表达对美的崇拜。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体现了诗人希望通过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来传达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远冲岚雾香如故”:描写远方的山雾中,牡丹的香气依旧如以往那样迷人。
    2. “再照春阳色转红”:春天的阳光再次洒落,牡丹的颜色因此变得更加鲜艳。
    3. “亲手满瓶添净水”:诗人用自己的双手为花瓶添上清水,象征着对美的呵护。
    4. “一时回献梵王宫”:将这美丽的牡丹花回赠给梵王宫,体现对佛教文化的敬重。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牡丹的香气比作自然的恒常,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通过“香如故”,赋予花香以人的情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对仗工巧,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牡丹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珍视,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与奉献精神。

意象分析

  • 岚雾: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变幻,代表了一种诗意的环境。
  • 春阳: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温暖,强调了春天的生机。
  • 牡丹:象征着富贵与美丽,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岚雾”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清澈的湖水
    B. 朦胧的山雾
    C. 灿烂的阳光

  2. 诗人为什么要为牡丹添水? A. 让花更好看
    B. 表达对美的珍惜
    C. 送给朋友

  3. “回献梵王宫”中梵王宫代表了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对佛教文化的敬重
    C. 诗人的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生命的希望,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和社会的感慨。而郑刚中的《惠牡丹》则强调了自然美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不同的视角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诗词赏析与评论》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途中作 大梁途中作 九江口作 赵十四兄见访 乌栖曲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 驾幸河东 奉赠张荆州 宿京江口期刘昚虚不至 遇薛明府谒聪上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私字儿的字 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肉字旁的字 搏心 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心旌摇摇 时羞之奠 郁离 齐州 桃羞李让 包含规的成语 放马华阳 采字头的字 玄字旁的字 咖啡 眉扬目展 三点水的字 知更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