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0:50
今夜云开北陆风,丈三将至土圭中。
剥穷谁见阴阳妙,来复方知天地功。
孤坐看灯浑是梦,苍颜被酒不生红。
却怜土俗追时节,言语虽殊意亦同。
今夜云层散开,北风呼啸而来,时至冬至。
剥离穷困,谁能看见阴阳的奥妙呢?
经历了轮回,才知天地的功用。
我独自坐着,望着灯光,恍若在做梦,
苍老的面容被酒色掩盖,脸上没有红润。
我怜悯那些世俗的人们追赶时节,
尽管他们的话语不同,内心的意图却是相同的。
作者介绍: 郑刚中,字子珍,号文心,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常以时事和个人情感为主题,表现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冬至夜,诗人独坐,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孤独,结合冬至这一时节,表达了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思考。
《庚午冬至夜》是一首在冬至之夜,诗人郑刚中独坐思索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冬至的天象,云开北风,象征着寒冷的冬季已到来,接着提到“丈三将至土圭中”,显示出诗人对古代天文与季节变化的关注。诗中“剥穷谁见阴阳妙”一句,表现出对世间真理的探索和对人生苦难的思考,似乎在探讨生命的意义。
下半部分则转向诗人的内心感受:“孤坐看灯浑是梦”,诗人因饮酒而面色苍白,表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迷惘。最后两句“却怜土俗追时节,言语虽殊意亦同”则是对世俗生活的观察和同情,尽管人们在追逐时节、表达不同,但内心的情感却是相通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透出一丝孤独与哲理的气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冬至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孤独感与对世俗生活的关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丈三”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看法是怎样的?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