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3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33:00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野水参差落涨痕,
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
家在江南黄叶村。
人间斤斧日创夷,
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
何人解作挂猿枝。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第一首:
水面上波纹起伏,留下涨水的痕迹;
稀疏的树林在风中摇摆,露出霜冻的根部。
小船轻轻划过,不知归途何方;
我的家在江南的黄叶村。
第二首:
人间的斧头天天在砍伐,
有谁能见到那百尺高的龙蛇姿态?
这溪山并不是独自前往,
又有谁能理解这挂在树枝上的猿猴之情?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以豪放、清新见称,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世南为苏轼所画的秋景画作之际,描绘了秋天自然的变化与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热爱。
苏轼的这首《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不仅是一幅秋景图,更是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前四句生动地描绘了秋水、树林和小舟,展现出一幅宁静的秋日景象。水面上波纹的起伏,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而稀疏的树林则透出一种孤独与萧瑟的氛围。小舟在水中轻轻划行,似乎在寻找归途,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后四句则转向对人世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的忧虑。砍伐的斤斧每日在响,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与损害,令人感到心痛。同时,龙蛇的高大姿态则提醒人们自然的伟大与神秘。最后一句“何人解作挂猿枝”,不仅表达了对孤独的反思,更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深刻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及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类行为影响自然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扁舟一棹归何处?”中的“扁舟”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游船
B. 一种小船
C. 一种大船
诗中提到的“江南黄叶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城市的向往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自然的热爱
在诗中,斤斧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美好
B. 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C. 人类的创造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