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蒲类海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7 06:50:01

诗句

望望沙陀迥,朱邪起后唐。

废兴同逐鹿,人代几亡羊。

海澨任空阔,山容自老苍。

摇鞭过水曲,消受午风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0:01

诗词名称: 蒲类海三首 其三
作者: 李銮宣〔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望望沙陀迥,朱邪起后唐。
废兴同逐鹿,人代几亡羊。
海澨任空阔,山容自老苍。
摇鞭过水曲,消受午风凉。


白话文翻译:

远望沙陀山,巍峨而独立,朱邪部落的兴起如同后唐。
朝代的兴废就像追逐野鹿一般,人们的生活却仿佛几乎失去了方向。
海边的潮水任凭它自由地涌动,山的轮廓也渐渐显得苍老。
骑马摇鞭走过水边的曲折小路,享受着午后的凉风。


注释:

  • 沙陀:指的是沙陀山,历史上的一个地名,象征着壮丽和险峻。
  • 朱邪:指的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强盛的部落或政权。
  • 逐鹿:追逐猎物,这里比喻朝代更替、权力斗争。
  • 亡羊:比喻失去的东西,暗指人们在历史变迁中的迷失。
  • 海澨:指海边的潮汐,象征着自然的广阔与自由。
  • 水曲:指水流的曲折,代表生活的复杂与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銮宣,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往往透过历史的视角,反映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成作于清代,正值历史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时局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李銮宣的《蒲类海三首 其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映射出历史的兴衰与人事的变迁。开篇以“望望沙陀迥”引入,展现出沙陀山的巍峨与苍茫,给人以深远的视觉感受,仿佛在追忆那段历史的辉煌与沧桑。接着提到“朱邪起后唐”,不仅点明了时间背景,也暗示了当时政权的更替,历史的无常与权力的易主,使人感到深深的无奈。

“废兴同逐鹿,人代几亡羊”,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历史的循环与人们命运的迷失。逐鹿与亡羊的对比,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在历史洪流中如同猎物般无助。接下来的“海澨任空阔,山容自老苍”,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思考,海的广阔与山的苍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最后两句“摇鞭过水曲,消受午风凉”以优美的意象结束,诗人骑马行走于水边,享受着午后微风的凉爽,似乎在追寻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历史的沉重,也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历史的沉思与个人的反省,既有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望望沙陀迥:远望沙陀山,表现出一种孤独与高远的感觉。
  2. 朱邪起后唐:朱邪部落兴起于后唐时代,暗示权力的更迭。
  3. 废兴同逐鹿:历史的兴衰如同追逐猎物,描绘了权力斗争的激烈。
  4. 人代几亡羊:人们在历史变迁中迷失,象征着对生活的无奈与困惑。
  5. 海澨任空阔:海潮自由涌动,象征自然的广阔与无拘无束。
  6. 山容自老苍:山的苍老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7. 摇鞭过水曲:骑马行走在水边,表现出一种悠闲与自在。
  8. 消受午风凉:享受午后凉风,传达出一种宁静与舒适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的兴废比作逐鹿,形象生动。
  • 对仗:如“废兴同逐鹿,人代几亡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沙陀、朱邪、海澨、山容等意象交织,构建出深厚的历史与自然场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历史变迁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和个人内心的追寻,展现了人对自然的依恋与对历史的沉思。


意象分析:

  • 沙陀:象征历史的巍峨与坚固,代表着过去的辉煌。
  • 朱邪:代表一个曾经强盛的部落,暗示历史的兴起与衰落。
  • 海澨:象征自然的广阔与无拘,表现出一种自由的精神。
  • 山容: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带有感伤的情感。
  • 水曲:代表生活的复杂与变化,表达出人生的曲折与不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望望沙陀迥”中“沙陀”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个历史地名
    C. 一个动物

  2. 诗中“朱邪起后唐”暗示了什么?
    A. 权力的更替
    B. 自然的变化
    C. 个人的迷茫

  3. “摇鞭过水曲”的意象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紧张和焦虑
    B. 悠闲和自在
    C. 忧伤和失落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感受。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李銮宣更注重对历史的沉思与个人的反省,而李白则更多地强调人生的豪情与豪放,展现了不同的诗风。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歌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李銮宣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泊牛口 登嵩山十首 醒心泉 李方叔新宅 毛君惠温柑荔支二绝 次韵门下吕相公车驾视学 同子瞻次梅圣俞旧韵题乡舍木山 送表弟程之元知楚州 范丞相尧夫挽词二首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 将归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惜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草芥人命 十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奋不顾生 方寸万重 涂炭生民 包含午的词语有哪些 神完气足 宝结尾的成语 野马尘埃 抚景伤情 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欣生恶死 殉职 严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