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霜天晓角·旅兴》

时间: 2025-04-27 15:12:04

诗句

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

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2:04

原文展示:

霜天晓角·旅兴
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
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
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
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中,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旅途中的感受。吴地与楚地的尽头,乘着小舟已经行驶了千里,不必再提旧时的忧愁和新近的仇恨,长亭树下,景象正如眼前一般。身为宦官的我已感到厌倦,才子佳人的留我醉酒,明天就是寒食节,何不在此多停留一会儿,真是美好的时光。

注释:

  • 吴头楚尾:指的是吴地和楚地,象征江南和中原,表示远途的旅程。
  • 宦游:指的是官场的游历,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玉人:多指美人或才子,代表吸引人的女性。
  • 寒食:古代节日,祭祖时不生火做饭,吃冷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的词人和军事家。他的词风豪放,内容多涉及个人情感和国家命运,常以豪情壮志著称。

创作背景:

《霜天晓角·旅兴》创作于辛弃疾的游历生涯中,他在官场上经历了许多波折,对政治的失望和对个人情感的渴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词的情感基调。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旅途中的感受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开头的“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通过地理位置的描绘,引入了诗人漫长旅途的孤独与远离故土的情绪。接下来的“休说旧愁新恨”,则是诗人对过往的释然,显示出对往事的淡然与超然。长亭树下的景象不仅是对现实的描绘,更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宦游吾倦矣”一句,表露出辛弃疾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反映出宋代士人对权力游戏的失望。而“玉人留我醉”则将情感转向美好的人际关系,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情感。最后以“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结尾,体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给整首词增添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描绘旅途的遥远与孤独,象征着诗人的漂泊生活。
  • 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表达对往事的释然,强调当下的美好。
  • 宦游吾倦矣:道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疲惫,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无奈。
  • 玉人留我醉:表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感情。
  • 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对未来的期待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吴头楚尾”,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比喻:如“宦游”比喻官场的生活,形象而生动。
  • 拟人:如“长亭树”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反映出对过往的释然和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揭示了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对人际关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头楚尾:象征着旅途的起点与终点,反映出诗人的漂泊心态。
  • 长亭树:代表着离别与期盼,寓意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玉人:象征着美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头楚尾”指的是哪个地区的两端?

    • A. 江南与北方
    • B. 吴地与楚地
    • C. 东海与西海
  2. “宦游吾倦矣”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 A. 旅行的期待
    • B. 官场生活的厌倦
    • C.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长亭树”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 A. 描绘景色
    • B. 象征离别与期盼
    • C. 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武陵春》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作品均涉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李清照的词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而辛弃疾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壮志,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夜起二绝 挽湖守吴西林 第一百八十三 刘监簿第一百三十 端午初度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别弟赴新昌 二十四日 岁祝犁单阏月赤奋若日焉逢涒滩遇异人指示以 高邮怀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秽德彰闻 结党聚群 朝令夜遁 幾字旁的字 讪骂 七倒八歪 岁月不待人 牛字旁的字 过衅 爨婢 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包含臭的词语有哪些 海中捞月 见字旁的字 百姓 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