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手种门前乌桕树》

时间: 2025-05-03 06:43:04

诗句

手种门前乌桕树,而今千尺苍苍。

田园只是旧耕桑。

杯盘风月夜,箫鼓子孙忙。

七十五年无事客,不妨两鬓如霜。

绿窗剗地调红妆。

更从今日醉,三万六千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6:43:04

原文展示

临江仙·手种门前乌桕树
作者:辛弃疾

手种门前乌桕树,而今千尺苍苍。
田园只是旧耕桑。
杯盘风月夜,箫鼓子孙忙。
七十五年无事客,不妨两鬓如霜。
绿窗剗地调红妆。
更从今日醉,三万六千场。


白话文翻译

我亲手种下了门前的乌桕树,如今它已长得千尺苍苍。
那田园依旧是旧时的耕作和桑树。
在风月夜里,杯盘交错,箫鼓声中子孙们忙碌。
经历了七十五年,没有什么大事,不妨让两鬓白霜。
绿窗下剁掉了地面,调和了红妆。
从今天起就尽情享乐吧,三万六千场狂欢。


注释

字词注释:

  • 乌桕树:一种树木,树干粗壮,树叶呈深绿色,秋季叶子变红,象征坚韧与长寿。
  • 千尺苍苍:形容树木高大苍翠,气势磅礴。
  • 杯盘:指酒杯和盘子,象征宴饮的场景。
  • 箫鼓:古代乐器,常用于庆祝或节日场合。
  • 两鬓如霜:形容头发花白,岁月的痕迹。
  • 绿窗剗地调红妆:形容窗外绿意盎然,与窗内的装饰相映成趣。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及的“田园”和“耕桑”,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生活的深切怀念。
  • “七十五年无事客”意指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诗人依旧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军事家,辛派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经历与情感,风格豪放,情感激烈。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是在辛弃疾晚年写的,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对乡土的眷恋。经历了战乱与政治动荡,诗人在此时仍然保持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临江仙·手种门前乌桕树》是一首结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词作,通过对乌桕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故乡的深切怀念。开篇以“手种门前乌桕树”引入,既有亲身经历的真实感,又有自然的生动形象。乌桕树的千尺苍苍,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岁月的积淀。

接下来通过“田园只是旧耕桑”一句,传达了对往昔田园生活的追忆,尽管时间已逝,生活的平淡依旧留存心中。“杯盘风月夜,箫鼓子孙忙”则将诗人的生活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表达了在美好时光中享受生活的快乐。

在“七十五年无事客,不妨两鬓如霜”中,诗人坦然面对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表现出一种超然与洒脱的态度。最后两句“绿窗剗地调红妆。更从今日醉,三万六千场”更是将这种态度推向高潮,鼓励人们珍惜当下,尽情享乐,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

整首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理解,充满了哲理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手种门前乌桕树:亲手种下的乌桕树,烘托出亲切感与对故土的热爱。
  2. 而今千尺苍苍:树木长得高大茂盛,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岁月的积淀。
  3. 田园只是旧耕桑:对过去生活的怀念,简单而真实的农村生活。
  4. 杯盘风月夜,箫鼓子孙忙:描绘丰盈的夜晚,展现家庭团聚的欢乐场景。
  5. 七十五年无事客: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淡然。
  6. 不妨两鬓如霜:面对衰老,表现出一种从容与接受。
  7. 绿窗剗地调红妆:窗外的绿意与室内的红妆形成对比,象征着生活的多彩。
  8. 更从今日醉,三万六千场:呼吁人们珍惜当下,尽情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乌桕树比喻生命的坚韧。
  • 对仗:如“杯盘风月夜,箫鼓子孙忙”形成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夸张:如“三万六千场”夸大了生活的丰富,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辛弃疾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热爱,强调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乐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桕树:象征坚韧与长寿。
  • 杯盘:象征热闹的生活场景。
  • 箫鼓:象征传统文化与家庭团聚。
  • 绿窗:象征生机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辛弃疾是哪个朝代的词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七十五年无事客”中,“无事”指的是什么? A. 没有工作
    B. 没有大事发生
    C. 没有朋友
    D. 没有财富

  3. 诗中提到的“乌桕树”象征什么? A. 爱情
    B. 生命的坚韧
    C. 财富
    D. 权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辛弃疾更注重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放纵与豪放。两者在表达生活态度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都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蝶恋花 蝶恋花(崇阳县圃夜饮) 蝶恋花 九月一日梦起作二首 其二 蝶恋花•落拓 蝶恋花 闻露 蝶恋花 正月十一日 蝶恋花 蝶恋花 春日西湖闲步,忆雏蝉 蝶恋花·惜别 蝶恋花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纷纷拥拥 寸字旁的字 语笑喧阗 尣字旁的字 赌誓发原 鹵字旁的字 衒达 非夫 弛柝 狗腿子 兀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危机四伏 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八节 顺比滑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