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4:59
和希深避暑香山寺
有客乘新霁,云林共扣扃。
轻舟过下渡,远水涨前汀。
原隰含幽蔼,岑岚入杳冥。
谁知得深趣,履齿石苔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客人刚刚经历了一场雨后,乘船游览香山寺的情景。诗中提到,山林的云气与寺门紧闭的宁静相映成趣。轻舟划过渡口,远处的水面也在涨起,映衬出前方的滩涂。原野和低洼地带都笼罩在清幽的云雾中,而高山则隐没在深邃的迷雾里。谁能知道这其中的深刻乐趣,走在石头铺成的路上,脚下的青苔显得格外生动?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香山居士,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擅长诗歌、词和散文。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避暑于香山寺的夏季,旨在表现雨后山水的清新和幽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心灵宁静的向往。
梅尧臣的《和希深避暑香山寺》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佳作。诗中通过对雨后景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香山寺周围清新、幽静的环境。开头两句“有客乘新霁,云林共扣扃”,以新霁后的清新气象引入,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仿佛置身于诗中,感受到那种雨后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轻舟过下渡,远水涨前汀”,通过轻舟的游动与水面的涨落,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展示了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流动。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一句“谁知得深趣,履齿石苔青”,通过脚下的青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体悟和对生活乐趣的追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梅尧臣作为一位宋代诗人的艺术风格和人文精神,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对心灵宁静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香山寺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新霁”指的是:
A. 雨后的晴天
B. 雨天
C. 雪天
D. 晴天
填空题: 诗中提到“轻舟过下渡”,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感受。
判断题: 此诗的主题是追求物质享受。(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